记得初中时在《中国云南野生动物》里第一次看到了闪鳞蛇,当时就被它奇幻的金属光泽所吸引。正式开始饲育蛇类后千辛万苦觅得一对,可是由于运输原因,雄性个体在路上夭折,而雌性也再到达两周后由于口腔炎死亡。后来在去广州办理签证时借机找到朋友,亲自带回了一条闪鳞成体,算是圆了自己的闪鳞饲育梦。可惜之后由于出国读书,饲养半年不到的它不得不转手给朋友,实在是很遗憾。今天在美国爬虫论坛上又见到闪鳞蛇出售,真是让我兴奋异常!所以突然想起来写点介绍闪鳞蛇的文章,也让国内同样喜欢这个品种的玩家有可以参考的资料。
正文:
闪鳞蛇属,比较原始的中等大小无毒蛇类。全长1m左右,尾短,尾长约占全长的1/13(雄)或1/14(雌),甚至更短。头较小而略扁,头背具有对称大鳞片,其中顶鳞前后2对共4枚,期间围绕一枚顶间鳞,头颈无明显区分;躯干圆柱形,瓦装排列的被覆在阳光照射下成现金属光泽,通身15行;尾下鳞双行,尾末端尖而硬。本属已知2种,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各地。两种在中国都有分布。(闪鳞蛇 Xenopeltis
unicolor 和海南闪鳞蛇 Xenopeltis hainanensis)
以上摘自《中国蛇类》
~~~~~~~~~~~~~~~~~~~~~~~~~~~~~~~~~~~~~~
闪鳞蛇 Xenopeltis
unicolor
Sunbeam
Snake
国内市场上比较少见的品种。性格温顺胆怯,不具攻击性。体长一般1m左右,头背蓝褐色(或棕褐色),腹部白色,通身无色斑花纹;阳光下身体会有耀眼金属光泽,并伴有彩虹色泽。幼体头部有白色枕纹。高度穴居,饲育下喜挖掘栖息于垫材之下,白昼休息,夜间活跃;喜潮湿,对环境湿度要求较高。
分布:
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孟连,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食性:
主要捕食啮齿类为主,也进食蛇类。饲育下可投喂小白鼠,水蛇或其它小型无毒蛇。捕食时带有绞杀动作。
捕食三索锦蛇(已经几乎吞食完毕)
由于闪鳞蛇属于穴居蛇,为了适应掘穴生活,头骨结构紧密,因此颌骨活动范围受很大限制。所以喂食时相比同体积的其它蛇类要给予个体更小的猎物。一般来说食物大小不能超过蛇的头部。
闪鳞蛇头骨
由于闪鳞蛇性格胆怯,购买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静养和调理才会开食。购买回来后首先要给予足够的饮水,并确定蛇有饮水的动作;闪鳞蛇很容易脱水,这也是它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之后就可以放入饲养环境了。饲育环境需要深厚松软的雨林垫材(椰砖,腐质土),适宜的温度(白天24-27,夜间18-24)以及黑暗的大环境。在后来就是静养。闪鳞蛇一般白天休息,夜晚,特别时凌晨最为活跃,所以投喂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注意,投喂的白鼠如果蛇10分钟内无进食意愿,要即使移出,避免咬伤蛇。
健康的闪鳞蛇吐信频繁,好奇的探动头部,遇到障碍物则迅速躲避。
上手后一般不会像其它蛇类一样缠绕手臂,而是类似黄鳝一样试图滑走。在没有垫材的情况下有把身体蜷曲成球状呆在角落的行为。
放入饲养环境后会迅速潜入垫材。闪鳞蛇状态直接和鳞片光滑程度和光泽挂钩。如果鳞片皱褶发白,就是蛇脱水的征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