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通不抵业力,法术不抵天道

(2020-02-06 10:24:31)

这个故事,还是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来。


神通不抵业力,法术不抵天道


德州宋清远先生说:吕道士,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擅长幻术。


曾经在司农田山疆家中做客,时值紫藤花开,来宾聚会一堂共赏美景。其中有一个世俗的宾客,言辞粗鄙猥亵又喋喋不休,很是扫兴。


一个少年性情轻佻无礼,分外感到厌恶,于是呵斥俗客少说几句,两个人差点儿因此打起来。


又一名年老儒生上前为劝和,两人都不听从,老儒也一脸怒气。弄得席间满座宾客都觉得兴致低落。


吕道士对身边的侍童耳语几句,取来纸笔画符三张,然后将符纸焚烧。吵闹的三个人忽然都同时站起,在院中来回进退转弯数次。


俗客坐在了东南角,喃喃自语。仔细听,发现是和妻妾谈论家事。一会儿左右回顾像是在和解调停,一会儿好像低声下气的为自己辩解,一会儿又做出承认过错的样子,一会儿单膝下跪,一会儿双膝并跪,一会儿不停的磕头。


再看少年,则坐在西南角的花栏上,流波送盼,眉目传情,轻声柔言,妮妮软语。一会儿玩闹嬉笑,一会儿谦恭致谢,一会儿又低唱《浣纱记》,手里打着拍子,口中呦呦的叫个不停,各种放荡的情态应有尽有。


年老儒生则端坐在石凳上,讲论《孟子》中齐桓公,晋文公那一章。剖析文中字句,来回顾盼,挥臂手指,像是和四五个人交谈,忙得不亦乐乎。忽然摇头说:“不是。”忽然又怒目说道:“还是不明白吗?”,语多喉干加上情绪激动,导致咯咯的直咳也不停止。


众人吃惊之余不由发笑,吕道士摇手制止。等到宴席散去时,道士又烧了三道符。


三人失魂落魄一般呆呆痴坐,过了一会儿才苏醒过来,自称不知不觉间醉梦一场,为自己的失礼道歉。


众人在哄笑中散去。吕道士说:“这只是小伎俩,不值得言说,当年叶法善引唐明皇入月宫,就是用的这种符。当时被误以为是真仙,迂腐的宿儒又认为这是谎言妄语,这都是井底之蛙等辈的见识。”


后来吕道士在旅馆用符摄取经过此处一个贵人姬妾的魂魄。


姬妾苏醒后,坐车依照记忆认出道路门户,告诉贵人迅速缉拿,吕道士却已经遁去。这就是《周礼》禁制擅用术法之人的原因吗?


神通不抵业力,法术不抵天道


在这个故事中,提到了叶法善,叶法善是唐朝时的道士,很厉害,活了107岁,历经五位帝王,皆受尊崇。有一次八月十五,叶法善施法术带着唐玄宗游月宫,听天曲,唐玄宗回来后把听到的音乐谱成曲,这就是《霓裳羽衣》。这是真实有的事情。


神通不抵业力,法术不抵天道


《阅微草堂笔记》中另记有一事:


有一个和尚,他擅长方术,变化无穷。自称与吕道士为同门弟子。有一位读书人因途中遇雨同和尚住在一起,他偷偷向和尚询问:“《太平广记》记载:术士向瓦片念咒,将瓦交给他人,用这片瓦划墙,墙马上就开了,可以偷偷地进入别人的闺房,大师的法术能否达到这种程度?”和尚说:“这不难。”和尚于是拾起一片瓦,咒念了很长时间,说:“你拿这片瓦去就可以了。但不要说话,说话就不灵了。”读书人用瓦片一试,墙果然开了。读书人来到一个地方,见到了他日夜思慕的女人,正脱去衣服睡觉。他牢记和尚的告诫,不出一声,关好门直接上床,与之亲近昵爱,那女人也欢乐和洽。第二天,读书人醒来一看,发现躺在妻子的床上。两人正在相互疑问,和尚上门数落读书人说:“吕道士因一念之差,已被雷击死,你还要连累我么?我施小术与你开玩笑,幸好没损你的大德,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存这种邪念。”之后和尚叹息说:“你这次生出的邪念,阴间司命官已经记录下来。虽然不受大的惩罚,但对你将来的仕途会有影响!”后来,这位读书人果然一生坎坷,晚年才得了个训导之职,一生穷困潦倒。


这个故事中的和尚和前面那个故事中的吕道士,传说是同门师兄弟,跟着一个老师学的法术。那个吕道士,法术高强,但是,他使用法术,把一个女人的魂摄到他的住处,干啥了可想而知。依这个和尚的话说,吕道士因为这件事而被雷击死。在这个故事里,这个书生,得了法术之后就去干不正当的事,结果,一念之差,终生坎坷,穷困潦倒。


曾经,我对这种法术也是非常痴迷。当时有个朋友,听说他养小鬼,一次在我那里喝过茶送他走后,当时一起喝茶的叶道长说,你有没看见两个小孩在你屋里跑来跑去?我说看不到。叶道长说,有时,那两个小孩就坐在那个朋友的怀里。后来这个养小鬼的朋友又来我屋里喝茶,我就问他,你养小鬼,那真的是厉害了,谁也不敢惹你,谁惹你你就可以把小鬼放出去整他。他告诉我说,也不行的,他不能轻易地放小鬼,他放小鬼害了人,他自己也要受到同样的伤害。我听了之后一笑,从此对法术就再没兴趣了。


《阅微草堂笔记》中另有一则故事:


德州的宋清远先生说:他曾经拜访一位朋友,因雨后道路泥泞,借了一头驴骑着前往。朋友留他过夜,说:“趁着月明夜美我们来看出戏好吗?”于是搬来十几个小凳,纵横着摆布在院中,然后点起明亮的蜡烛,与清远在堂上饮酒。
二更以后,见一个人翻墙跳入院内,在台阶前转圈。每遇到一个小凳,就脚步迟缓起来,费许多功夫跨不过去。开始是顺向前进,用旋风脚跳跃了二百次;接着转为逆向前进,又用旋风脚跳跃了一二百次。因极度疲劳,卧倒在地,这时天也快亮了。朋友把他带到堂上,盘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叩头说:“我其实是小偷,进院后,只见一层一层都是短墙,越跨越跨不完;陷人困境就想退出来,又是越翻越翻不尽,所以也就力疲被擒了。”
朋友哈哈一笑,当场释放了他。然后对宋清远说:“昨天算出有这个小偷要来,因而用小术捉弄他一下。”宋清远问:“这是什么道术?”朋友说:“我是奇门法。其他人学了这种法术,恐怕会招引祸端,君是真正的端正谨慎,如果愿意学,我就将此术传授于君。”宋清远先生谢绝说不愿学。他的朋友长叹—声,说:“愿意学的人不能传授,可以传授的人不愿学,难道此术真的就要在世间绝传了吗?”带着一副十分失望的样子,送宋清远先生上了归途。


玄学这个东西,是双刃剑,就象手枪一样,用好了可以,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这不是一般人随便玩的东西。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拿玄学这个东西做好事,是一种功德,做坏事,就会遭天谴。你帮的那个人,有德,你这叫锦上添花,你帮的那个人缺德,你这叫助纣为虐。天理昭昭,果报历历,丝毫不爽,真心不是说着玩的。象那个吕道士,得此下场者众,象叶法善,107岁无疾而终者鲜。关于叶法善,其传记中载:常游括苍白马山,石室内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师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功满,当复旧任。以正一三五之法,令授于子。又勤行助化。宜勉之焉’。叶法善之所以善终者,盖因“立功济人,佐国功满,勤行助化”之故。神通不抵业力,法术不抵天道,这正是佛教不尚神通法术的缘故。宋清远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有人欲传其法术而不受。德高鬼神敬,做人正心正念,鬼神皆敬之,更不要说有相害之理。心行不正,鬼神忌之,虽法术再高,无非速招己祸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