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慧】“病毒”来了!

分类: 玉常周易姓名学 |
文|英豪
什么是病?什么是毒?什么是病毒?病毒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消灭病毒?今天,我们就从文字本身,试着去一探究竟。
先说这个“病”字。什么是病?病字,从疒从丙。疒实际上是壮字左边的另一种写法,就是床的意思。这个,从篆书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人病了一般都会躺在床上,所以,和疾病有关的字,大多都带疒旁(就是床)。
现在问题来了,病字的右边,这个“丙”是什么意思呢?先看一下丙字的甲骨文:
丙,是钻木取火的意思。但是,甲骨文这样的写法,和钻木取火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都不钻木取火,所以理解起来就会吃力一些。我们再看一下,怎么钻木取火?
仔细看一下钻木取火下面那个木板,有个豁口,这个豁口,形状是 不是刚好是甲骨文的字形!所以,甲骨文的“丙”字就是对钻木取火底板那个豁口的描摹。丙字本源就是钻木取火,与火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在易经中,南方丙丁火、丙在十天干中代表火的原因!
所以,丙字加木就成了柄,柄字的意思是手可以持握的木棍,这个,直接来源于钻木取火时手中握的木棍。丙字加火就成了炳,炳有点燃的意思,炳烛,就是点燃蜡烛,这个意思也是从丙字钻木取火的本义延伸来的。
明白了丙字的本义,什么是“病”就很容易理解了。丙是钻木取火。钻木怎么会取火呢?就是木头不断地摩擦,最后产生热,热到极至就燃烧了。人的病也是这么来的。病就是人在某些方面做得过度,过度到极致就生病了。比如说积劳成疾,就是一直干一直干,不休息,过度疲劳,就倒下了。
喝酒喝多了,得肝病;
抽烟抽多了,得肺病;
吃得多了得肥胖病、糖尿病;
思虑过重得脾胃病;
愤恨过重得肾病;
用眼过度得眼病;
高兴过度得精神病;
纵欲过度就……
这就象一台机器,一直不停地运转,早晚都会出问题。
天之道讲道一个中和,过犹不及,过度了,就得病了。
佛教里面讲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五蕴炽盛。什么叫五蕴炽盛呢?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五种基本形式,蕴有聚合的意思,炽就是丙的意思,就是燃烧,盛就是过度,和钻木取火是一个意思。这个就不展开讲了,不然就扯得太远了。总之一句话,人生八苦,包括前面的病和死,其根源,就在这五蕴炽盛,就是太贪了,想得太多了,做得太过了,认识上太自以为是钻牛角尖了!然后,人就得病了!
NO ZUO NO DIE. 作死,作死,人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好好去品一品,就会发现很有道理。
那么,回过头来再讲“毒”,毒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毒是什么东东?
毒字,下从母,这个母不必过多解释,就是老女人,这个好理解。那上面是什么呢?上面从草从生,有一种毒字的写法(异体字)上面直接就写成“生”。漢朝許慎的「說文解字」解“毒”字曰:“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也就是说,毒字的本义,就是草多,并且长得旺。为什么毒字从母呢?因为,母能生。现在人理解母能生恐怕有点吃力,因为,现在提倡只生一个孩子,而在之前,一个母亲生七八个,或者十几个孩子是很正常也是很光荣的事,不会生孩子的女人反而是很有问题的(既便今天也大概还是如此)。所以,母的本义就是很能生,加水就是海字,意思就是很能生水,水很多,那就是海。草长得好,长得多,很能生长,那就是毒。毒有不好的意思,原因很简单,庄稼地里要是草长得好,那不是很不好吗?
毒字,本义是庄稼地里杂草长得太旺,引申而来就是,不该长的东西长出来了,并且还很旺盛,这就是毒。
那好了,什么叫病毒呢?前面已经讲了,病从哪里来?从我们自身来的,五蕴炽盛,太贪了,想得太多了,做得太过了,分别心太重了,太执着了,人就生病了。病毒也是这么产生的。我们的心田就好比是庄稼地,这块地里,本应该种庄稼,所谓的庄稼就是良善,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但是,现在呢,杂草丛生,杂草是什么?就是贪嗔痴慢疑,就是恼怒怨恨烦,就是十恶,所以,庄稼没了,心田废了,良心丧失,恶心为王,人就病了!就中毒了!就中病毒了!
所以,我们说,病毒来了,错!不是病毒来了,是我们自己滋养了病毒!我们害怕说,病毒会传播,错!你那块心田,好好打理,经常照看,怎么可能会长杂草!既便别人在你地里撒些杂草的种子,你及时清除,它也长不起来!有人说,病毒来了,用这个药那个药把这个病毒清除掉,但你有没想一想,你用药把这个杂草都弄死了,那庄稼还能活吗?这块地不也成废地了?!那怎么办?很简单啊,忏悔啊!好好反省一下,过去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允许杂草丛生?然后,下到地里,把这些草拔掉,重新种上庄稼,这样,地还是好地,还能长出好庄稼!
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境颠倒,纵此感情于身口意,动与理乖,成此十恶也。
由于身造者三:
一、杀 谓杀害生命。
二、盗 谓盗取财物。
三、淫 谓淫狎行动。
由于口造者四:
四、妄语,谓虚诳不实之语。
五、绮语,谓杂秽不正之语。
六、恶口,谓骂詈恼人之语。
七、两舌,谓离间两方之语。
由于意造者三:
八、悭吝贪着。
九、嗔恚忿怒。
十、邪见,暗昧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