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可能高考注定要失败。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可能很多孩子真的不适合目前体制下的高考学习之路,他们有的不接受现行的严格的校园管理,有的尽管拼尽全力,成绩总不见提升,你不能说这些孩子不努力,他们真的拼尽了全力。
不管怎样,即使高考名落孙山,但有一个素质你必须要拥有:自信。相信造物主孕育了你,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家长和老师对你的消极评价都是放屁。你就是价值万金的宝藏,只是被中国教育弊端形成的浮土掩盖。学习成绩只代表一个很小的侧面,根本不可能代表全部。
再就是,学生绝不是一件仅仅发生于校园中的事情,他应该伴随你一生。很多孩子天生并不喜欢被约束着学习,就像现在的高中生活一样。到了大学,走向社会,一旦他能自由掌控时间,就能对自己跟兴趣的专长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很多自学成才者概莫能外。
老师和家长目前持有的观点都是基于他们自己上高中时对社会的认知。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传统的认识确实已经落伍。互联网时代给了所有有个性、有特色的人成功的无限可能。只要你真的有才华,有专长,就不用担心被互联网埋没。怕的就是你没有值得被关注的能力。保守的家长在面对新生的事物,总是认为那些都是特例,不值一提,但特例就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不是吗?
之所以很多家长还是在学习成绩上给孩子给予很大的压迫,就是因为高考是一条显而易见的成才之路,这条路径非常清晰明朗,让人心里很踏实。而其他道理都是家长所不熟悉的,是令人迷茫不安的,是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国人普遍不喜欢挑战和冒险,就愿意呆在一个一眼能看到尽头的地方安逸度日。
另一个让家长对孩子高考成绩担忧的原因就是害怕一个人特立独行的孤独感。其他孩子都考上学了,我的孩子没学上,就等于脱离了大众队伍,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当独自一人走在与众不同的道路上,内心就会惊慌失措。虽然近些年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个一些变化,比如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知道孩子的事情家长不能包办代替等等,但这些理念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真要付诸行动,很多家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勇气的。是的,价值观的重塑的过程充满艰辛,无异于凤凰涅槃重生。
我特意跟踪了我的学生中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情况,总体上看,还是高考分数高的孩子做得更出色,他们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了网红,有的考研考博出国......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呈现的是参差不齐的状况,他们考试能力差,几乎与所有需要考试才能进入的职业无缘了,他们很少能成为公务员,当然有一小部分尽管上了一个不好的本科院校,却后程发力,研究生又考上了全国名校。他们大多从事的是商业,开公司、开酒店、做中介成了主要的选择方向。总结一下,就是成绩好的孩子工作很稳定,工资是主要的收入形势,他们大多不喜欢变化,或者说没有魄力迎接未知的东西。成绩差的孩子工作大多充满不确定性,收入来源也不稳定,但充满勇气,拾得起放得下。他们之中也有几个孩子短短时间做生意就发了大财。当然这背后有父母的帮助。可是综合分析,你就会发现,这几个孩子都是当年尽管成绩差却极其乐观的,他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倒数的成绩却丝毫挡不住他们时刻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微笑中,仿佛他们早已洞察到高考的道路是不适合自己的,自己理应在其他领域绽放光芒。换言之,这些孩子从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惨就惨了那些真的因为成绩差而无比沮丧的孩子,浓重的悲观阴影遮蔽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非常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却又被那些话语深深伤害着,直至消极透顶,认为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再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拿自己最不擅长的和别人擅长之处相比是最愚蠢的,只能让你颓废到底,这才是最可怕的。
成绩差的孩子就不要再和别人比较分数了,要敢于逃离分数本身对你的折磨。父母也不要以为在高考上指望孩子成龙成凤了,要正视这个现实。比较之下没有胜者,班级里面总有一般学生在平均分以下。成绩不好的孩子应该更加关注自己自身素质的提高,追求自我的认可。只要自己拥有良好的思维、思辨能力,饱含生命的热情,对进步充满渴望,具备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只要上述素质加身,你就会健康快乐从容淡定地成长,面对未来你就有着无穷无尽的动力,你就能不断追求属于你的成就和成功。
人生漫漫,高考怎能就对一个人的一生盖棺定论?绝不可能!只有你认为自己成绩不好真的完了,那你才真的完了。
放宽心态,明天的太阳依旧照常升起,依旧灿烂耀眼。天塌不下来,找准属于自己的方向,乐观积极地奋斗并坚持下去,人生同样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考不上大学,咱也死不了,有腿还怕没裤子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