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晚的北京国安和广州恒大的比赛流畅时间只有37分钟,犯规多达五十多次,主裁判黑晓虎总共出示了13张黄牌和2张红牌。可以这么说,整场比赛的停滞百分之七十的责任在裁判组身上。裁判不仅仅是执法的,还应该是调控比赛气氛的高手。很显然,黑晓虎对整场比赛形式的预判以及场面的控制都是不到位的。业务能力不足以驾驭如此重头的比赛,执法艺术更是无从谈起。
教师这个角色和裁判颇有些相似之处。
首先,带一个班集体,定调子很关键。裁判同样如此,开场三五分钟,你就应该能看出这些球员的动作比较大,必须做出严格的判罚,在球员心中起到震慑作用,也可以口头提醒某些球员,给出明确的暗示,让球员的动作收敛一些。黑晓虎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任凭双方的动作越来越大。等到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老师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也必须要在短时间定下调子,给经常犯错误违纪的孩子指出不足,表达自己的想法,责令其改正。一旦拖延,学生就会视违纪为常态,时间长了改正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
再次,遇到学生之间的纠纷,不能各打五十大板,这是最不公正的态度,会令双方都不满意。当北京国安赵和婧被红牌罚下,随后黑晓虎的执法明显带有找平衡的色彩,对广州恒大的队员明显太过苛刻,意图是也能找个机会罚下一个恒大球员,让双方人数再次回到公平。这一做法无疑会使得恒大球员更加不满。北京国安一看,也会抓住主裁判的心理,使劲钻空子。门将杨智的反重力摔倒就是想误导裁判,让裁判误以为保利尼奥的进球冲撞裁判在前,进球无效。这样一来,场面只会更加混乱。一个优秀的裁判应该是忘掉以前所有判罚只关注当下比赛的裁判。即使刚才自己的判罚出现了错误,也绝不能再刻意找平衡,这会失信于球员。老师同样如此,分清责任,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够和稀泥。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学生,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没有正事不正经的人。
最后,自身业务能力必须精湛。之所以,黑晓虎的判罚引发了这么多次争议,其原因就是专业技术还不够出色,实力配不上如此重要的比赛。多次的跑位极不合理,对球路的预判出现严重偏差。要么距离事发地太远,要么视线受阻,总之就是无法看清。这提醒老师们,平日里一定要苦练业务,让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让自己的人格魅力爆棚。唯有如此,才能在学生心中获得很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