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刚开始给学生讲山谷风的时候,我还是用比热容的原理讲的,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如下图:位于同一水平面的A点和B点,A是空气,B是岩石地面,我说,空气的比热容是大于岩石地面的,因此,夜晚降温更慢,温度偏高;岩石地面降温更快,温度偏低。因此夜晚的热力环流就如下图所示了。
的确,空气的温度是比岩石地面要大一些。但这个讲法是有问题的,曾有学生直接站起来问我,老师,要是山坡上有很多的植被怎么办?
当场我就傻了。是啊,覆盖绿色植被的坡面比热容肯定比空气要大了呀,这可怎么解释。
正确的解释是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而不是用比热容。
因为A点不在近地面上,距离地面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大气的温度是来自地面的,正所谓“大地暖大气”,因此,A点接受的地面辐射就比较少。山坡上的B点就在近地面上,接受的地面辐射别较多。因此,白天的A点温度低于B点。
到了夜晚,B由于贴近地面,最先受到地面降温的影响,温度降得很低。A点却由于远离地面,从地面的降温到A点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的。所以A点温度要高于B点的。
这才是山谷风的正确讲解方式。
前一篇:伪装的“勤奋”只是愚蠢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