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谷风应该这样讲

(2016-09-26 10:33:12)
标签:

杂谈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刚开始给学生讲山谷风的时候,我还是用比热容的原理讲的,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如下图:位于同一水平面的A点和B点,A是空气,B是岩石地面,我说,空气的比热容是大于岩石地面的,因此,夜晚降温更慢,温度偏高;岩石地面降温更快,温度偏低。因此夜晚的热力环流就如下图所示了。

夜晚山谷风示意图

​的确,空气的温度是比岩石地面要大一些。但这个讲法是有问题的,曾有学生直接站起来问我,老师,要是山坡上有很多的植被怎么办?

当场我就傻了。是啊,覆盖绿色植被的坡面比热容肯定比空气要大了呀,这可怎么解释。

正确的解释是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而不是用比热容。

因为A点不在近地面上,距离地面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大气的温度是来自地面的,正所谓“大地暖大气”,因此,A点接受的地面辐射就比较少。​山坡上的B点就在近地面上,接受的地面辐射别较多。因此,白天的A点温度低于B点。

到了夜晚,B由于贴近地面,最先受到地面降温的影响,温度降得很低。A点却由于远离地面,​从地面的降温到A点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的。所以A点温度要高于B点的。

这才是山谷风的正确讲解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