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的高考已经近在咫尺,课间看到高三莘莘学子凝重的表情,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讲都会感同身受。社会的关注、老师的叮嘱、家长的期望以及媒体的鼓噪形成泰山压顶之势,置天下考生于一场青春的战役之中,这场战役事关家庭、学校和个人的荣辱,因此意义重大。我的战役虽然早已结束,但战火的硝烟仍然时常弥漫在眼前......

那是2001年的六月下旬(当时的高考时间是7月7、8、9号三天),大脑中的第一个影像是天气非常炎热,尽管头顶上的电扇在高速旋转,每一个同学还是手中拿着一本书给自己扇风,课桌上是一摞摞考过的模拟试卷,教室里的气氛凝重却不压抑,庄严而不紧张。班主任不说话,只是来回踱着步子,缓慢走动的身影带给我们无尽的鼓励和感动。
7月3号,学校给我们发了高考T恤衫,白色,捷安特自行车赞助,前面为捷安特的广告,后面是“祝你金榜题名”的字样。班主任说:“提前穿一穿,人和衣服也要熟悉,别到了考试才穿上,让自己不自在。”

7月4号学校给我们放假两天,6号下午返校领取准考证。我带着很少的几张试卷回家,面对高考,父母也不知道要和我说些什么,只是一直安慰我,考上考不上都无所谓。但我深知,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讲,考不上意味着我们将很难改变现状。我内心在暗暗较劲,这一仗决定成败,必须拿下。两天转眼过去,我都不知到每一秒我干了什么。返校前,我给母亲提了一个要求,让母亲高考的三天早晨和中午给我送饭,晚饭在学校里解决。提这样一个要求我犹豫了很久,我知道这会让母亲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来回走十六公里,这对年近半百的母亲来说会更加辛苦。但我实在厌倦了食堂里的饭,面对我的要求,母亲微笑着,满口答应。


到了学校,才知道其他同学早都到了,报栏下老班正焦急地等待着,手中只剩下一张准考证,就是我的。我不好意思地走了过去,老班没有责备我,只说了一句:“拿好,好好考!”

然后按下只花了二十元钱在地摊上买的随身听的播放键,音乐真的很好听,我正陶醉于莫扎特的才华横溢,突然“啁”的一声,S惊呼道:“坏了!缠带子了!”接下来是一阵哄笑。

晚上宿舍的昏黄灯光下,我们有的坐在床边,有的坐在马扎上,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说话,都在看书。但每个人都知道,此时的复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已微乎其微,但又不敢彻底放松,于是纠结着继续看下去。熬到晚休熄灯后,往日说说笑笑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争取早点睡着。那时的我经常失眠到深夜,这一晚也不例外,午夜十二点,我的眼睛还是充满光芒,没有一丝睡意。于是起身,走到宿舍对面的洗漱间,上了个厕所,看着窗外黑沉的夜色和满天的繁星,十二年的苦读,明天就要上战场一决雌雄了。打开水龙头,手捧凉水冲击着我的面颊,心想“清醒就清醒到彻底吧!”说来也怪,回宿舍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7号早晨六点我们准时起床,洗脸后跑到学校门口去等母亲,六点半母亲来到学校,用当时普及的富光牌大号水杯给我装了小米稀饭,不锈钢饭盒里是炒的芹菜和鸡蛋,我又到食堂买了馒头,吃了一顿美餐。
第一场语文,我发挥正常,自己非常满意。
中午十二点,我又到学校门口等母亲,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来。此时也烈日高照,我很担心,怕出意外,此时才意识到让母亲送饭的要求真是在犯罪啊。整整过了二十分钟,母亲的身影终于出现,她带着草帽,佝偻着腰,天气炎热,车子蹬得很慢很慢。我的内心在煎熬,强忍泪水。母亲来到我面前,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说:“上午又到厂里干了三个小时的活,延误了一点时间。”

我把饭菜带回宿舍都没有吃出什么滋味,只知道这饭菜价值万金,饱含着一位伟大母亲对儿子无尽的关爱。抬头望,万古长天,感慨万千。
下午考数学,稳稳拿下,甚是满意。
考过了两科,大部分同学开始放松下来,没有了昨天的惴惴不安,恢复了往日的欢笑。我们不谈成绩,在操场上有说有笑散着步,谈天说地,有的还打起了乒乓球,似乎没有任何压力。的确,反正试卷已经上交,成了过去式,再着急担心也是没有用的。
7号晚上睡得很好。早晨六点,班主任叩响了宿舍的门,这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平日里老班是轻易不到我们宿舍来的,我离门最近,赶紧起身开门,老班进来,说:“起床了,该紧张的时候必须要紧张起来。”然后转身离去。这句话让我们略有放松的神经又恢复的本该有的紧绷。是的,高考不是搞文艺晚会,说说笑笑永远只是表面,内心必须严阵以待。
8号上午物理,下午化学,欠佳,些许遗憾,有些自责,但勉强可以接受。
十一点整我们交卷,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飞奔下楼,校园里顿时成为狂欢的海洋,同学们整理者自己的物品,宿舍楼的窗户不时飞出废旧书本、脸盆之类的东西,给略显狂乱的场景伴奏的是解脱后的兴奋嚎叫。

中午十二点,学校召开毕业典礼,代表教师发言的正是老班,老班的发言用的是排比句式,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你们走吧......”,我们唯有沉默,回忆着三年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那青春激扬的奋斗岁月,感动自不必说,再见时难说再见,内心对此时此地的深深依恋注定要持续一生。
......
半个月之后,分数出来,595分,虽不太满意,但已无力改变。
接下来是就是报志愿,在未见过大世面的农村,街头巷尾热议的只有两个好职业,那就是教师和医生。耳濡目染之下,我选择了报考山东师范大学,专业依次是数学、物理和化学。
然后就是焦急地等待,每天下午守在电视机前看教育新闻。当时的投档比例是按1:1.2执行的,现出来的是山师的投档分数线,592分。我顿时五雷轰顶,要知道最终的录取分数线还要刷掉多出来的百分之二十,我的595分很有可能被淘汰掉。
一夜无眠。
第二天下午,在我心脏狂跳声中,主持人说出了山师最终录取分数线:594分。谢天谢地,仅仅多了一分!忐忑之心终于放下,从极度惊恐中重新收获平静,只是丝毫没有渡尽劫波的庆幸。
虽勉强进入山师,但由于分数过低,所报的三个专业都未能如愿,只能接受调剂,学了当时没有人愿意学的地理科学。
.......
时间呼啸而过,十多年来,我们这些曾经轻舞飞扬的此间少年如今都能各自独当一面。同学们像河流一样一路奔腾,流向远方,势不可挡。高中三年就是这生命之河的源头,三年里,我们学会了睿智、忍耐、坚毅、顽强、担当、分享......还有更重要的:善良。
而高考就是破茧成蝶的瞬间,是花开不败的诺言,是与人为善的温暖,是众志成城的呐喊。

高考更像一部纪录片,每个人都是主角,相互之间紧密相连,在舞台上摇曳生姿,鸾歌凤舞。然后散场离去,默默怀念。彼此知晓,这就是生命的必然。

现在想来,分数其实远没有那么重要,三年中最重要的是遇到能影响你一生的人,就像老班,至今感谢他为我们创造的自由空间,并让我们永远坚信:正道直行。真正的成熟,不代表圆滑冷漠,不代表成为犬儒。而是明知人间行路难,还是勇于负责自我,做真人,行真事。
曾经的年轻是如此的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