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是正常现象,只是你要......

标签:
教育随想 |
“走神”就是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这个星球上的人没有不走神的。
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走神,走神现象的严重程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看下面的函数表达式:
我们用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走神程度。10岁之前的儿童几乎没有走神现象,10岁到20岁走神现象日益严重,20岁之后走神要逐渐减轻。
一、人为什么走神
走神的根源是人控制不住内心的意念,而意念是随着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逐渐丰富起来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10岁之前的儿童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低级阶段,交往的圈子比较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天真无邪,眼前所见大多是来到人世间的第一次,眼睛中充满了兴奋,好奇还来不及呢,所以基本不会走神。
10岁之后,眼前的世界逐渐变得熟悉平淡,再也没有了高涨的求知欲。对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了充分的预估,思考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敏感。而自身自控力的增强不足以抵抗各种杂七杂八的念头的汹涌袭击,于是走神现象开始加重。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困惑越来越多,同学交往压力越来越大,朦胧性意识开始出现,此时的价值观尚未成型,极易受到网络影视作品的影响。加之面临中考高考,厌学情绪渐渐滋生,和家长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于是,课堂上心猿意马,目光发散,心事重重。
内向的孩子尤其严重,他们会从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出发,浮想联翩,杞人忧天。比如,突然有一天手指上起了红点,本来是很正常的皮炎,他们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得了艾滋病;把打火机忘在了家里,他们同样会忧虑是不是会引发一场火灾。类似的焦虑会让一个人的脸庞上总是挂满道不尽的无限忧愁,难以遏制的悲观念头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接踵而至,陷入痛苦不堪的境地。
外向的孩子自然不会为上述的细枝末节而心生疑虑。但是,他们同样也有烦恼,比如,和宿舍里某某某闹矛盾了,暗恋上谁谁谁了,写过去的情书对方会接受吗?那个老师好像对自己有意见了等,这些担心一样让他们心境难平。
而只有20岁之后,肩上的责任日益加重,走到社会上才能放下这些包袱,专心干事业,走神问题才日益缓解。
因此,走神的现象实在太过正常,你走神了,没必要大惊小怪。因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走神。问题的关键是——
二、面对走神的态度
既然走神如此正常,就千万别再往自己身上贴个性化标签了,逢人就说“我这个人就这样,好走神”的人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因为不只是你走神,那些比你出色的人也在走神。人家出色的原因是从来不会以走神为自己开脱,人家的重心永远放在和走神的顽强斗争中,而不是祥林嫂般唠叨个不停,指望换取别人的同情理解,这是多么荒唐啊。
所以,面对走神的态度就是平常心看待,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你要下大力气来克服。
三、如何克服走神
庸人一生被走神整得痛苦不堪,强者却终战胜走神,迎来奋斗旅程中一片坦途。
牢记,面对困难与痛苦,任何情绪的挥洒都不会产生实质的积极的作用,唯有努力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处理问题的王道。
那么,克服走神就应该从自我做起。
首先,你要让自己的心脏大起来。
走神源于担忧,那就让担忧见鬼去吧!反过来想想,自己手指上起了小红点怎么就会得上艾滋病呢?自己可是洁身自好的纯洁少年啊!家里的打火机怎么会突然爆炸引发火灾呢,如此小概率的事件几乎等同于不会发生。你担心这么多的事情到底有哪些真正发生了呢?没有吧,没有就别再煞有介事的忧国忧民了。这实在是自我折磨啊!
不过,这些孩子不会因为我的几句话就会立马放下忧虑的,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甚至一生的时间去克服。
其次,责任心是克服走神的根本利器。
你还在为暗恋的那个人分心吗?你眼角的余光还在偷偷观察人家的一举一动吗?为了一块糖你还在同舍友闹矛盾吗?
你傻吗?这些耗费你宝贵精力的事情不都是狗撕猫咬无聊至极的小事吗?
你现在最该做的事是什么?自己说。
应该是:“团结同学,好好学习!”
我不相信你不知道这八个字,你一定知道应该团结每一位同学,不应该为了生活琐事而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你也一定知道中学的学业成绩很重要,考个好大学很重要。
你在明知道的情况下还在分心那就真没办法了。我们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救不活一个一心想要自杀的人。
内在责任心不足实际上是在故意放任走神的发生,明知故犯,真的不好办。
克服走神的前提是你自己真的想要克服,别人的努力在你的随意面前一定分文不值。
最后,克服走神真的需要顽强的意志。
我做老师多年,很多优秀的孩子走神问题也非常严重,甚至考试的过程当中还是遏制不住。但他们发现走神后立即将精力收回,该干什么做什么。再走神就再收回,如此往复,斗争不已,最终取得胜利。问题孩子则缺乏这种顽强的意志力,已经走神了,自己却浑然不觉,神游七大洲四大洋之后,已经一刻钟过去了。意志力成了能够克服走神的关键!
最后一句话了,做个总结——
“走神”是正常现象,只是你要锻造大心脏,增强责任心,再具备顽强的意志力。
精确概括就是:只要你不想走神,就一定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