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与日常生活中对“早晚”的理解相混淆。
举个例子,小明打电话约你看电影,你说九点,小明说太早了,十点吧。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早晚是以时间数字越小越早来定义的,两点比三点早,晚八点比晚九点早。但同学们都知道,地球运动中东京的时间就比北京早,当东京九点的时候,我们北京是八点,比东京晚一个小时。这里的早晚是以谁先经历新的时刻为标准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京在北京东面,所以一定先经历日出正午日落等时刻,所以东京比北京要早。随之而来的就是下一个误区。
-
“位置越靠东时间越早”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是不对的。
从东京和北京的例子,貌似可以得出的确位置越靠东时间应该越早啊。其实不然,因为日界线的存在。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零时经线,一条是180度经线。如图:

零时经线是动的,任何一条经线都有机会充当零时经线,往东跨越0时经线,日期会从就一天变成新一天,因此零时经线符合位置越靠东时间越早的结论。但180度经线就不行了,自西向东跨越180度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变成旧一天,旧一天早就经历过啊,怎么越往东时间反而倒退了呢?这就不再符合位置越靠东时间越早的规律了。180度西侧的东十二区是新一天的最先开始的地方,而东侧的西十二区是旧一天的最后结束的地方。“早晚”问题的判断规律终于可以总结出来了:
自180度经线往西寻找,先找到谁谁就早。
因此,日本比中国早,中国比印度早,印度比非洲早,非洲比美国早。
-
“早晚”不是日出时间的早晚。
还有的同学将“早晚”问题当成了日出时间的早晚。日出时间的早晚是要看昼长的,昼长越长,日出越早。和这里的“早晚”不是一个概念。
好了,早晚问题我们可以做个了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