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智能,不过是各尽所能

(2015-11-03 15:29:53)
标签:

杂谈

   本文节选自王开东老师《优生为什么被差生干趴下》
   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一书中,哈佛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从更高的层面解答了优生和差生的难题。
    加德纳认为人最常见的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某一方面强大,其他方面就相对弱小。
    比如雕塑家的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的运动智能比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语言智能较强等等,但随着这项智能强大,也伴随着别的智能的相对欠缺。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瞎子,获得了敏锐的听力,却以丢失自己的视力为代价。
    但由于考试的局限性,学校只强调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的考察。江苏省的高考简化为语数外之后,就更加局限这两项智能之上。这样的考试是极不公平的。智能并没有严格的高低之分,但逻辑数理智能和语言智能强的学生占尽便宜,其他智能很强的学生却被忽视、被淘汰、被倾轧。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是考试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
    以兔子和乌龟来说,兔子擅长运动智能,乌龟具有耐力和智慧。但我们却让兔子和乌龟在操场上进行冲刺性赛跑,于是兔子成了优生,乌龟成了差生。兔子考上清华北大,成了短跑冠军,成了响当当的状元。但是,如果我们从山上跑到山脚,或者游过一条河,乌龟可以把头缩进去,丛山顶一滚而下;乌龟也可以轻松游过一条小河,而兔子只能望河兴叹,那么,获胜的肯定是乌龟。
    如果进行一场百年持久的马拉松比赛,获胜更加是乌龟,因为兔子根本活不了那么长久。
    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乌龟注定死得很难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