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高考地理的奥秘

(2015-09-21 11:21:02)
标签:

杂谈

大多数家长认为数学在高考中的区分度最高,最容易拉开差距,所以数学是最重要的。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最后的高考成绩拉开最大差距的往往不是数学,而是文综。数学在一如既往地得到高度重视的情况下,每一位同学的数学成绩都考得比较满意,而文综普遍不受重视。殊不知,文综的区分度比数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孩子能考到240,差一点的就只有180.这是有文综试题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政史地三科一张试卷,每个学科的试题容量很小,只是通过十一二个选择题加上两个综合题来考查同学们对这个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像打乒乓球比赛,原来每一局21分,结果中国队一枝独秀。为了限制中国队,将每一局改为11分,这样偶然性就大增。文综就是如此,越少的试题数量越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同学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直接切中要害。

文综政史地中地理是公认的理解难度最大最不容易得分的,很多文科同学除数学外,最担心的就是地理了。其实,地理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当我们把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高屋建瓴俯瞰之下,你就会从“不是庐山真面目”的迷惑到“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开朗。下面咱就他谈一谈地理应该怎么学。

第一,将知识的理解镶嵌到图形之中,图形要自己画出来。必修一为自然地理,内容包括地球运动、大气气候、水的运动、地质作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核心就是自然环境的要素完成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很多学生倒背如流,但背过不能等同于理解,做对题的起码要求就是你对知识的熟练调动和迁移,这恰恰需要你对知识的理解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比如地方时的计算,怎么算大家都会,不就是“东加西减”吗?其实,地方时计算背后的难点是你对地球经度分布规律的理解。文来字描述是“自西向东,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文字依然很抽象,咱就画个数轴,中间为0度,两端为180度,通过多条数轴的首尾相连,两点间的经度差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就一目了然了。再比如,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这就需要同学们能画出虽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晨昏线的摆动情况,离开这个动态的变化,你的理解就是无源之水,就是假理解。后面的大气受热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都需要同学们亲自动手,唯有掌握了图形中的知识,才算真的掌握了。

第二,模块化处理知识,合理归类,建立模型。必修二为人文地理,大家都知道四大区位,那就是城市、农业、工业还有交通。区位分析是有固定套路的,一定是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必修三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像生态问题、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等。这个都不难掌握。我们也能把必修一的知识进行归类,归类是让大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至于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比如地球运动,本质就是把握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往下细分,正午太阳高度又分为方位和大小;昼夜又分状态和变化,状态取决于直射点在哪里,变化取决于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这样一剖析,大家马上就感觉条理清晰,脑子立刻就不混乱了。这种高站位的点拨会让大家事半功倍。光照图的判读就要认准“点和线”。点分为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线分为晨昏线、日界线和0时经线。

再看气候成因,这是一个难点。其实气候分为听话的和不听话的。听话的就是纬度位置决定热量、大气环流决定将水,这个地方该是什么气候就是什么气候,中规中矩。但考试一般不考听话的,就是要考不听话的,为什么这个地方的气候不按规律来呢?一定是地形、海陆或者洋流,甚至人类活动在中间起了作用。我们通过把世界上这些“变态”的气候整理归类,会让大家一目了然。

不光知识可以分类,常见的设问也要归纳出答题的角度。比如:地形特征怎么回答,人类活动对一个地区的影响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回答,影响类、评价类等等。

第三、洞悉实力之外的命题规则。我们掌握好了知识,就要把它转化成高成绩。这还需要技巧,也就是大家要熟悉命题人的思维方式。考试本身就像一场游戏,有它内在的游戏规则。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精准审题,实现条件发射般的链接命题人的思维轨道至关重要。你如果都不知道题目本身的意思,写再多都没有用。当你的理解和命题人不同步的时候,你就会抬杠,如此过分的较真会让你痛苦不堪。文综综合题的“材料意识“的树立至关重要,材料就是题目情境,你必须突出这个题的个性。我们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共同的,如何将思路巧妙与这道题相结合,凸显这道题的特色就成为你能否拿到高分的关键。

表达书写里面大有文章,如何结合分值,将要点答全面还不至于废话连篇浪费时间。还有如何条理呈现,这里面深不可测。

第四,幽默生动的记忆方式让你印象深刻。文科的记忆是硬功夫,政史地的记忆不是精准记忆,不行语文古典诗词和英语单词需要一字不差,我们主要是抓关键词,只要将学科语言用地理术语描述即可。但记忆是很疲惫的,我们会用最搞笑生动的语言让你一步到位。记忆变得如此简单。比如:

“分析一条河流的航运价值首先要看流量,流量一定要大,足够大的流量才能容得下万吨巨轮,流量太小,扔根木头进去都搁浅,这怎么能成?流量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气候。还要看有没有明显的汛期,有汛期就不是什么好事,水量忽大忽小,到了枯水期,航运价值大打折扣。这还和气候类型有关,想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就很好,终年降水稳定,无季节变化,流量超级稳定,我国季风气候控制下的河流都不行,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还需要地形平坦,这样水流平稳,这一点长江就不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速快,非常危险,唐朝李白不仅是一位伟大诗人,还是一位探险家,他敢一个人坐船走三峡,小木舟飞速冲下,他老人家面带微笑,口中吟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太帅了,真敢作啊,这要撞到岩壁上,后果不堪设想。平原最好,像亚马孙河,流经亚马孙平原。再一点就是要没有结冰期,俄罗斯那些河的航运价值都很低,因为结冰期太长,前面得配一艘破冰船才行,那不费劲了吗。含沙量不能大,向黄河那样,淤积那么严重,船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最后,河流两岸经济要发达,运输量大,有市场需求,亚马孙河所有的条件都具备,就差经济发达,热带雨林气候不适于布局城市,所以到现在这条河都只能是探险家的乐园。综合考虑,莱茵河最好,所以称为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重要的幽默还会让你的心态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平和。在繁重的高三一年笑看花开花落,想不取得好成绩都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