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阐释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关联原理。我们都愿意把自己和积极的事物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物保持距离,而不愿去计较背后的真实原因。
举个例子,当一个班级的篮球队赢了比赛,这个班的其他同学会大声喊“我们赢了!”注意用的是“我们”这个词;当惨败的时候,一般都会说“他们输了”,注意这里却用的是“他们”这个词。赢了的时候就要拉近距离,所以是我们;输了的时候就要保持距离,用的是他们。
每当我们自己的公众形象受损,或者某些方面遭受挫折而缺乏自信时,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宣扬自己和其他成功者的关系,借此恢复自己的形象,同时,还会小心避免暴露自己与失败者的关系。
所以,当一个孩子一个人成就为傲的时候,他不会乐于去沾别人的光。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或者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威望都很低的时候,他才会想借助他人的成就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因此,在学校里表现越差越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越喜欢吹嘘和攀比,并且成绩越差的孩子越容易学坏。说白了,就是成绩不好还要引起别人的关注,找存在感,那就只能比吃比穿,打架抽烟了。满嘴大言不惭,忽悠得别人一愣一愣的。
虚荣心的两大根源:一是缺乏自信;二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比如“金钱万能”的思想。只有解决了自信和价值观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吹嘘和攀比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