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根本无法检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过程,所以基本可以这样说,考试只能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最终结果,却无法评价教学过程的优劣。
这是“考试”这一评价制度致命的硬伤。
同样的一个知识点,水平低劣的老师讲课刻生硬,死气沉沉,但他会逼迫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作业挤压学生课下的时间,学生积怨已久,但没办法还要硬着头皮应付;水平高超的老师讲课妙趣横生,逻辑清晰,生动形象,学生课下无需再花大量的时间就能轻松驾驭。
这两种老师的教学结果可能相差不大,考试成绩不相上下。但前者的学生源于对无聊课堂的恐惧对这个学科甚至学习本身早已没了兴趣,高考之后就再也没有学习的任何欲望;后者的学生却可以在愉悦的思维激荡下对这个学科进而对学习本身产生巨大兴趣,高考之后乐于学习,积极成长。人生的巨大差距由此产生。
可悲的是,现实中,前者的老师会更容易被认为工作努力刻苦负责任,殊不知这是这种勤奋的愚蠢葬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求知欲。
老师们,瞄准现实的高考的同时,更应看到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因为他们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都要努力,给每一个学生呈现精彩课堂,呵护孩子学习的兴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