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由阴影经度范围与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可知P点和M点所在经线一定为0时经线或180度经线。M点又恰好为晨昏线中纬度最高的点。M点所在经线要么是平分白昼为12时,要么平分黑夜,为0时。M点所在经线还是日期界线,于是可知M点所在经线一定为0时经线,它平分的是黑夜,正如你用红笔画出的阴影一样。P点所在经线就是180度经线。从M到Q相差完整晨昏线的四分之一,90度。相邻经线差就是30度。从180度经线向东60度就是M点所在经线,为西经120度,为0时。12时与之正好相对,为东经60度。再根据南纬70度刚好发生极昼现象,根据互余原理,直射的纬度就是南纬20度。
下一问比较简单,排除BC,不可能直射北半球。70度距离66度34分,只有3度26分,移动3度26分,连半个月都用不上(一个月7.8度),也就是说12月22日前后半个月,有可能还是12月初,有可能1月初,11月也不可能。
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横坐标用的是北京时间,而非当地地方时。乙地北京时间18点日出,北京时间6点日落,昼长正好12个小时,而甲地18点08分减掉5点52分为12小时16分,两地昼长不同,一定不会是二分,因为如果二分的话,全球昼夜均平分。那么不是二分日,乙地的昼长竟然还是12小时,只能说明乙地就在赤道上,只有赤道上才是永远昼夜平分。再根据乙地北京时间(东经120度)24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当地地方时为12时,换算得知,乙地为西经60度,为西半球。14题选C。
15题依然根据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度34分,而已知乙地就在赤道上。根据公式:66度34分=90—(x—0度),x为南北纬23度26分,题干要求为北半球,所以此时直射北纬23度26分,夏至日。
16题,甲地北京时间12点,恰好太阳高度达到正午最高值,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所以甲地就在东经120上。这样就与乙地(西经60度)正好相对组成经线圈。在经过观察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地略大一点,也就是纬度比乙地稍高一点,相差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甲乙两地几乎可以认为都在赤道上,且正好相差180度,组成经线圈。距离就是整个经线圈的一半。整个经线圈的周长和赤道一样,为4万千米,一半就是2万千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