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小时候吃了很多苦,觉得自己的人生很不容易。一番打拼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就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比如玩具,自己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玩具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玩,内心是很自卑的。有了钱,就主动给孩子买玩具,不管孩子是否适合玩。只要别人有的,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要有。
这种害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的想法极容易催生对孩子的溺爱。就是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只要孩子一哭,立即答应。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就是在培养“贵族‘。这真是大错特错了,其实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将使得孩子长大后不可理喻。因为这样教育孩子是不用费心费力的,只要有钱就行。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讲道理。孩子正当的要求可以满足,孩子自私的无理取闹的要求就要断然拒绝,哪怕孩子再怎么哭闹,让孩子明白,父母做事的根据是道理而不是孩子的哭声。这是一个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一个自小没有规矩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变得无知甚至不懂人世间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直至无法无天。
有时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只吃零食,有时孩子在超市就是非要某样东西,你不满足就开始大声哭泣。面对哭声,很多父母会心软。但只要你一心软,孩子就会晓得,他的哭声是奏效的,下次就会变本加厉。父母能做的就是坚守底线。”忍痛割爱“就是忍着自己内心面对孩子哭泣的痛苦,放弃对孩子的溺爱。
对孩子过多的爱只会让孩子麻木,爱应当像水一样循环起来。从小锻炼孩子输出爱的能力,学会回馈爱,而不是一味接受。一个只会接受水的湖泊只能是死水一潭,会输出水的湖泊才能常保清新。我们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有钱不能成为溺爱孩子的理由,有钱应该是转化为更有条件教育好孩子的压力。
有时候很多父母会带着孩子出入各大商场、酒店,假期还会带着孩子到处旅游。想通过此类活动拓宽孩子的视野,开阔孩子的眼界。但前提是一定要引导好。否则的话很容易事与愿违,滋生孩子很多不良习惯。家长一定要明白,出去是真正要学习的,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吃喝玩乐的要求。要随时绷紧教育孩子那根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