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能够用行动改造现实的苦逼,才是真正的屌丝。
一个真正的屌丝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几个我同学中屌丝级学霸的故事
故事一:十五岁的大男孩玩命学习累至尿床
这个哥们和我一个村,上初中那会他已经拼到全乡镇的第一名了。几乎每个周六周日都没有休息过,你到他家,他不是在背课文,就是在做数学题。电视是那时候唯一的娱乐,但他从来不看。
他能把初中语文课本里除了类似于《皇帝的新装》这样比较长的文章之外剩余的篇目全部背过,更能把英语教材倒背如流。在他那里,学习根本不讲方法,或者说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背”。把知识“背”熟练,就是王道。
临近中考,他更是学至深夜,总是全村最后一个熄灭灯光的。整个人瘦了一圈,据他母亲讲,有一天晚上,他竟然尿床了。别忘了,他已经十五岁,早已过了尿床的年龄。一定是夜以继日的苦读把他累坏了,累得中枢神经系统暂时失灵了才导致尿床。
我们听了以后,都没有笑话他,反而对他多了一分敬意!
后来,他理所当然升入县一中,再后来,又顺利成长地以六百四十多分的高考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再后来,进了外企当了高管…….
故事二:用绳子将自己的腿和桌子腿捆在一起防止营养外流
这位老哥家庭极其困难,困难到连馒头都吃不起的地步。在学校里从不参加体育课,因为他一旦跑步或是踢足球就会感觉两腿发软,眼冒金星,这应该是长期处于半饥饿的状态,营养不良导致的。
初三那年,他选择了靠中专。原因是家里太穷需要他马上工作立即挣钱。为了备战中考,他更加废寝忘食,以至于头晕眼花打软腿的情况不单单发生在体育课上,连课间十分钟都不敢随便下位走动。他担心自己会突然晕倒。
有一天,他的课桌上多了一瓶麦乳精,这可是那个年代的大补品啊,是他一个远房亲戚看他实在可怜给他买的。在他能喝上麦乳精的日子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一上课他就用一根草绳把自己的腿和桌子腿绑在一起。我们问他这是为什么,他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论:
“我这几天终于不头晕了,说明麦乳精很有营养,我要确保这些营养都能且只能供应到我的大脑里,我不想这些营养流到腿里面,这样太浪费了,我用绳子将腿固定住,这样就不会乱动,因此就不会多消耗营养。”
事后想来这绝对是无稽之谈,但当时的他深信不疑。
果不其然,他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绩考入铁路学校,毕业后在济南铁路局工作。
故事三:买不起菜就吃方便面调料导致严重口腔溃疡一天刷八次牙的中科院研究生
大学同学里有一个来自临沂的兄弟,出身贫寒,身体瘦弱。即便有了师范院校的每月六十元的生活补助可还是买不起菜。总不能只吃馒头,每一点咸滋味也吃不下去啊。于是他就开始收集我们吃剩下的方便面调料,用馒头蘸着吃。
长期如此,维生素C在他的体内日趋匮乏,他患上了严重的口腔溃疡,张开嘴全是火泡,疼得他连饭都吃不下去,每吃一口,饭与溃疡处的摩擦都会令他发出歇斯底里的痛喊。我们坐在一旁,只能苦笑。
菜都买不起,药就更买不起了。他对付口腔溃疡的办法就是不停的刷牙。每刷一次牙,他的口腔就会暂时清凉一会,大约能维持两个小时。在这个难得的疼痛减轻的两个小时里,他会快速完成吃饭喝水读单词等一系列需要用嘴完成的任务。两个小时后,疼痛加重,他就再刷一次,周而复始,一天能刷八次牙。
大学毕业,他考研成功,考入中科院南京湖泊研究所。
故事四
学习太投入别人上他家借东西竟浑然不觉
居住在村东南的他一直以来就被村里人称为“书呆子”。因为他很少说话,走在街上别人向他打招呼他一般微笑面对,沉默成了他的标志。
他在县一中成绩很好,但高考发挥欠佳,他决定复读。复读后,他更加少言寡语,只是眼神更加坚毅。
时值麦收时节,一位邻居去他家借农具,在庭院里喊了三声“有人吗?”,见无人应答,便径直走进屋里,见他正埋头苦读,邻居说:“我用一下你家的铁杈。”他仍然一动不动,没有应声。邻居心生纳闷,心想:“学傻了!”。
他的母亲回来后,发现铁杈不见了,问他,他说不知道。直到邻居将铁杈送来,他的母亲才知道是谁借的。
邻居逢人就说他学得走火入魔了,不识人间烟火了。殊不知,他的不应答就是因为学习太过投入,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
最终,他以高考六百七十多分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后记:
贫困,一个我们都感到可怕的词,没有将他们打倒。反而,成了磨刀石,磨砺了他们无比强大内心,打造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拥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雄心壮志。即便希望渺茫,他们也要一路追赶,释放激情,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他们起飞了,用一路辛酸打造了腾飞的双翼,成长为屌丝中的战斗机。俯视大地,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用曾经的打拼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