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钥匙和手机

(2014-07-03 21:48:49)
标签:

教育随想

        钥匙和手机,貌似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却一直折磨着我,甚至极端情况下会令我抓狂。原因就是他们有时会突然消失在一个你无比熟悉的的角落,但你一时半会就是找不到它,而这个焦急寻找的当口往往正好是快要上班或者别人都在楼下等着自己的“紧急”时刻。本来应该顺手拿到的东西却耗费了较长时间,谁都会恼火。

        可是又怪不得别人,只能埋怨自己。满头大汗搜遍沙发底下或者电视机橱的抽屉的时候心中总在发誓:下一次进门后一定要把钥匙或手机放在一个指定的位置,长点记性。但是,深刻的教训催生的誓言只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第二天依然会重复“怎么找也找不找”的尴尬。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还是下班后走进家门的那个放钥匙或手机的瞬间是无意识的,随手一放,大脑并没有随之强化一下这个动作,也就是说并未对这个动作发生“记忆”的过程。至于,为什么走进家门的瞬间如此松松垮垮,正是因为终于回到家了,可以轻松一下了,于是神经不再紧绷,遗忘随之发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特别忙,你放钥匙或是手机的时候脑子里还在不停思考另外的事情。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于是,很多动作在你分心的时候都成了“下意识”的,“下意识”,就是无意识,就像条件反射,人变成了巴普洛夫实验中的狗。一秒钟前的动作你也无法清晰回忆起来。

         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去上厕所,心想一会就出来,于是就没有锁车。待我方便完出来时,我已经忘记我是骑着自行车来的了,步行回了办公室。一周后,打扫厕所的校工遇到我,笑着对我说:“你的自行车还要吧?再不要我就把它卖了换酒喝。”

        “下意识”的动作也有好处。就像钥匙和手机一样,你虽然一时半会找不到它,但你确信你没有丢了它,以为钥匙和手机是你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东西,长期的“交往”,你和它们之间已经产生默契,你不会轻易丢掉它们,你清晰记得你把它们带回了家,可你就是找不到它。

         苦苦寻觅一件就在你身边的东西是极容易让人着急冲动的事情,一次我的手机怎么着也找不着了,明明午休前放到身边的,可就是找不着。看看表,马上就要迟到了。一怒之下,我掀起了所有的被褥,歇斯底里地狂喊。真是愚蠢至极!

        应对这种现象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有意识的加强瞬间记忆,养成规范的行为方式。一定要在放手机或钥匙的瞬间有意识地记一下。再就是,设定一个固定位置专门存放它们。

       二是学会“关门”。回家了就是回家了,不能再想着工作的事,工作的事要力争在工作时间里完成。回家就是吃饭睡觉陪孩子,这就是天大的事。家是生活的场所,不是工作的延续。一个把工作带进家庭的人不是努力,而是无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