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志愿的故事

(2014-06-30 09:00:17)
标签:

佛学

高考

教育

    “忐忑”,这是我认为用来总结报志愿整个过程的最恰当的词汇。

      我是2001年参加的高考,当时的网络并未像今天一样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整个长清县城连个像样的网吧都没有。查分全都是通过电话,好像是一个96开头的声讯台,具体号码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家里穷连个固定电话也装不起。我们几个同村的高考生商量了一下,决定骑着自行车到城里找一部公用电话。

      没想到的是,查分热线并不对公用电话开放,拨打多次均提示空号,我们无奈地走出城里一个门前挂着“公用电话”牌子的小商店。

      骑车回到村口,正好遇到老同学W,W没有上高中,初中毕业考上了中专。他家是有电话的,我们如遇救星,W也很好奇我们到底能考多少分,很慷慨地将我们带到他家。自信的杰第一个拨动了号码,我们屏住呼吸,都将耳朵凑到听筒边,前面竟然是一所民办学校的招生广告,让我们紧绷的心瞬间松弛。各科成绩逐一报出,杰成绩最高,640分。我是595分。重点线是607分。

       当时的招生没有现在的一批二批之说,只分重点非重点,重点学校就是国家211的院校,我只能上个普通院校了。有了分数,接下来就是报志愿。

       当时的条件自然不能从网上报,需要到学校领取一张志愿卡,就像同学们平时做选择题用的答题卡。三天时间考虑,一志愿只能报一所学校,录取不了只能象征性地看你的第二志愿,其实大家都清楚,指望第二志愿就废了,必须在第一志愿录取。这种填报方式远没有今天的平行志愿科学,风险很大。我的分数虽没有达到重点线,还差12分呢。但在普通院校中我的分数还可以,所以就想挑一所比较好的普通院校。

       但是山东大学第一年合校,三校(老山大、山工大、山医大)合一,招生量大增,重要的是面对济南的考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走读名额。所谓走读,只是幌子,就是为了照顾济南降分录取,就是在济南的孩子里面从高到低再多录取200人,分数线单独划定,可以低于重点线。

       另外,我本人特别不喜欢远离家乡,省外甚至济南外的学校都不愿意去,那么济南的学校中,山师就成了我的首选。一是因为当时的山师凭借雄厚的底蕴和扎实规范的管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仅次于山大;二是因为家长观念的狭隘,在背朝黄土面朝天的父母亲心中,天底下只有两种好职业,医生和教师,医生需要上夜班还没有寒暑假,教师的职业就成了首选。我从小耳濡目染,深受此观念影响。

       我就在山大走读和山师之间纠结来纠结去,咨询了很多老师,他们都说山大有一定风险,山师没问题。选择的过程就是遭受痛苦折磨的过程。性格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那时的我,胆小怕事,畏首畏尾。保守的我最终战胜了冒险的我,我决定报山师。

       接下来就是专业的选择,看到招生指南上琳琅满目的专业名称,我根本不知道学了这些专业将来要做什么,什么“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但既然已经决定当老师,那就选择中学里学的科目吧,我的三个专业依次是:数学、物理和化学。之所以把数学放在最前面,是因为高考成绩我的数学考得很好,超常发挥,于是我自认我是有一定数学天赋的。专业我是服从调剂的,当时我也没怎么多想,服从就服从,没有太在意这个选项的重要性,反正以我的成绩进这三个不冷不热的专业应该不成问题。

       又去了学校一趟,交上了志愿卡,一天后,计算机读完了志愿卡,还需要回校签字确认。拿过打印好的志愿填报表,我认真检查了一遍,签上了字。

       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那一个投档的分数。那段时间,我做了无数的梦,时而梦见自己顺利被录取 ,时而被淘汰。我走路、吃饭甚至听收音机的过程中能不能被录取的念头都会随时涌入大脑。我甚至会私下里采用赌博的方式来自我验证。比如我去打篮球, 站在罚球线上,我就默想,投十个球进五个以上,就说明一定能被录取。超过五个自己就欣喜若狂,达不到五个就自己给自己耍赖皮,说这次不算。下一次我就会讲规则改为投十个球进四个,再不行改成一个。这种自我嘲弄竟让我乐此不疲,事后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那是我家里还没有电视,我天天跑到杰的家里等待下午的济南新闻。  分数终于出来了,山师的投档分数线是592分,别忘了投档是按1:1.2投的啊,还要去掉百分之二十,分数还要上涨,最终的录取分数线肯定比592高,再涨三分我就完了啊。

       那一夜,胆小如鼠的我彻夜未眠。

       第二天,录取分数线公布,594分,我超了一分,万幸!

      但是麻烦随之而来,我这分数刚刚过投档线,报的那三个专业就有可能都进不去,我只有专业服从调剂才能被山师录取,我明明核对好了,应经选择了服从调剂。可是,更大的怀疑已经从我心底升起,我好像自找麻烦一般质疑着自己,折磨着自己。好像要故意把自己搞得很惨很不容易,以便能感天动地,让上帝怜悯我。

      我无法自拔,知道我是填了的,可是总有一个声音在提示我:“你没有填。”就像锁上门离家,刚走出五十米,就怀疑自己家的锁是不是忘记了上锁啊。这大概就是强迫症的表现吧。我整日狐疑,自我否定,跳出来就又告诉自己没问题,应该是填了。但不可遏制的意念缠上了我,竟鬼使神差地让我骑着自行车去了县教育局好几次,我的那张打印出来的自己签好字的志愿表应该就放在那里,我好想去再核对一遍。可是每次到了门口,我只是徘徊,只是犹豫,却不敢踏入半步,最后悻悻而回。七月底,烈日当空,我竟感觉不到炎热,任凭汗水恣意流淌,我板着脸,看着两侧高大的玉米,那种孤独无助让我终生难忘。

       等啊等啊,怎么还没来通知啊。我每天都拨打录取查询电话  ,盲音依旧,摄人魂魄。

      某一天的下午终于打通了,录取学校“山东师范大学”的声音传来,我激动不已,终于被录取了!我是山师的学生了!

      忐忑还未结束,因为专业还不确定,就我这刚刚过线的分数能学什么专业呢,会不会被调剂啊。好在这时的担心已经大为减轻。

      一周后,通知书来到,我学的专业是地理教育,果真被调剂了。更好笑的是大学开学第一天,问了问同学,全班四十五人,只有一人是自己报的,剩下的全是调剂的。

     我是一个屈从于现实的人,从不挣扎,随遇而安,上天安排我学地理,做地理老师,那就好好干吧,尽管我从未想过会学这个专业。现实瞬间就成了我的理想,我就是这样,没有勇气抗争,却总能活在当下;不会 执着于一个方向,但随便哪个方向都能认真走下去。

       这就是我报志愿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毕业合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