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活出自已,活在一起(2014届学生成人仪式上的发言)
(2014-05-27 22:55:49)
标签:
转载 |
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
我今天站在这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同学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坐在一起,知道我想说什么吗?嗨,你们长得真像啊!如果是一名生物老师,可能会立刻想到遗传和变异,而我——化学老师,忍不住会习惯性地从分子原子的层次上想:构成你们父母和你们身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是相同的!甚至,构成我们在场的每个人的分子都是一样的,而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更是没有差别——只有那有限的20多种。那么,我们这些在元素组成上一模一样的个体,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同学们,当你追问自己“意义”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来到了人的精神世界。人不像猫,猫生下来就是它自己,对猫来说不存在“为猫之道”的问题,也从不会产生“怎样度过我的猫生”的困惑;人则不同,人必须去“做人”,还要讲求“为人之道”,只能在做人中成为人,成就自己。这种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是“人”独有的精神世界,也是每个个体独特性的原因。你虽然与父母有着相似的容貌,但你的心灵体验是专属于你自己的;你虽然与老师有着相同的组成元素,但你的人格思想是独一无二的。你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与世界交往,这份体验,是别人夺不走也替代不了的。
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如今,你是不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活着?意识到当下眨眼间成为过去?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在默默走着自己的路?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祝贺你,你长大了!你开始时时审视自己的生命,要求自己活得好,活得幸福。
于是下一个问题自然产生了。既然有了独一无二的“我”,自然也就有无数与“我”不一样的别人。有了差异,难免有竞争。这一点,我们高三的同学恐怕特别有体会。我们未必就喜欢争,可不得不争,似乎只有争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人世间的压迫、专制是不是也源于这种争呢?那么,不同个体组成的社会,能不能以更平等更公正的方式活在一起呢?
一方面,如果我们意识到自我的独特和不可替代,那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意识到,如果我的生命对我无比重要,那么他或她的生命,也将对他或她同样重要。我们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要过,有同样的重要性。作为人的群体,一定需要彼此关顾,使得大家能够自由公正地活在一起。我知道,在重重考试中穿梭的你们,要意识并践行对人的平等关注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制度建设和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道德信念?这是作为成人的你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所以生而为人,这是一件“麻烦”的事,远不如做动物省心;然而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做人的神圣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成人了,你成为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人,因此请你不要怕麻烦地好好思考两个问题吧:我如何好好地活,我们如何好好地活在一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