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2014-04-22 08:22:42)
标签:

专业研究

教育

第一道:
   1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1-3题。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道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2.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3.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解析】该段铁路是上坡段,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但冬季河流仍然结冰;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上坡段的坡向,所以铁路沿P箭头指示不可能向拉萨延伸;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所以P箭头不一定指示北方。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不应建在沟口处;T设施相当于一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是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应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 T设施的一侧是山坡,所以并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故第1题选B,第2题选C,第3题选B。

第二道:

    (2013·山东临沂一模)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1 480,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读图回答12题。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1.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

土地沙漠化扩大 水环境恶化 洪涝灾害频发 水土流失增加 地面大幅沉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

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

解析 1题,根据纬度、海拔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草原带。结合图示信息判断,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过垦(毁林毁草),过牧(草场退化),由此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进而河流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和农耕中的化肥农药带来的水污染等。因地处高原,且位于半干旱区,不会导致洪涝灾害。第2题,该题思路超出常规,用排除法较好。该区域内地势高差较小,因地形原因导致的降水差异不大,河床两侧排水不畅限制树木生长。因纬度较高,冬半年冻土层阻断水分下渗,也制约了树木根系的生长。答案 1.B 2.A

第三道:

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4-5题。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4.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5.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

解析 此题关键是利用图中的关键词来突破。图中显示坡度较小的地形区发展节水种植业,而坡度较大的地区实行退耕种草种树;在沟谷实行筑坝蓄水,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一致。4题选D,5题选A。

第四道:

该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10~11题。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10.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11.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气温
   B.土壤水分、坡度
   C.气温、光照
   D.光照、坡度
解析:10题根据图示分析,海拔3800-4000米,居民点密度和草地退化率成负相关;海拔5000-5100米草地退化了最小;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面积大,退化率较高,所以退化面积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1题要看草场面积在中段面积最大,海拔过低或过高面积均不大。根据这一信息来判断看那个要素存在随着海拔先变好后变差的情况,气温先排除,一般情况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差;光照也可以排除,也是海拔越高,光照越强。只有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逐渐变多,后逐渐减少。迎风坡降水较多,土壤水分高,草场面积大。坡度越小,降水下渗越多,土壤中水分越多,草场面积越大。选B。
第五道: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过分依赖资源,资源丰富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下图为中国能源资源分区示意图,据此和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最近同学们疑难问题详解

10.资源诅咒高危区 

接触的新的知识,觉得挺有意思的,等分析完了找机会上网找找这方面的资料。题目主要明确的是能源诅咒区分布,这要引起注意。 

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

资源诅咒高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山西、贵州,是我国主要的产煤区。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又一次的用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必须掌握,当然还要有简称、行政中心的名称。因为有贵州省,那里降水丰富,风沙活动谈不上强烈,所以不对。

B.自然资源丰富、初级产业为主

都是我国的主要产煤大省,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是煤炭开采,初级加工等初级产业,所以是对的。

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收入高

这是这些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尤其是贵州,山西现在正在向这个方向转变,所以不对。

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

边境贸易的前提是要有陆地边境,贵州和山西都不是边境省区,所以不对。

11.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A.上海应主要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更快发展

    有点不对,过度强调了国内的能源区域调配,所以认为是对的,现在看来不太对,有些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还需要从国外调配,所以是错的,感谢网友的批评指正。

B.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青海属于资源诅咒严重区,如果过分依赖资源,就会出现题目中提到的问题,所以青海省应该发展自己适合的工业,不能大规模求完整,要科学的论证,可持续的发展,所以这是不对的。

C.广东省将钢铁工业向贵州省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

    广东省向贵州转移钢铁工业有待评估,因为可能会把污染带到那里,另外贵州已经是高危区了,还要再把需要大量从发展的角度不太适合。

D.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

    山西以煤炭资源为主,应建立以煤炭为基础的发展方向,但是应该防止出现结构单一,环境恶化的结果,要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这是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