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一气候类型的内部差异

(2014-03-19 11:05:36)
标签:

专业研究

教育

    近几年高考题,气候的判定由于思维的模式化而逐渐淡化,命题的重心转移到针对气候的形成原因上来,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同一气候类型的内部差异则成为考查的重点。
    什么样的气候内部会有很大的差异呢?一定不是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比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差异一定出现在变化之中,在我看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第一,来自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比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在此范围内,如果很靠近30度,那么,受副高的控制时间会很长,偏向于降水量较少;如果很靠近40度,那么,受中纬西风控制时间长,偏向于降水量较多。同理,热带草原气候,也是如此,越靠近低纬,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偏多;纬度稍高,受信风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少。
    第二,来自于海陆位置的差异。同样是温带季风气候,日本的城市、中国的青岛,山西的太原,三者相比,降水量会依次减少,因为距离日本是个岛国,海洋性强,距海最近,水汽最丰富,所以降水量达;太原深居内陆,水汽到达的少,所以降水量小。
    第三,来自于影响气候的局部因素,比如地形、洋流等。典型的例子就是分布于40—60度之间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没有山脉阻挡,降水适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区域广阔;而北美大陆由于落基山脉的阻挡,西侧形成迎风坡,降水可以达到2000毫米以上,但仍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地形的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控制区域异常狭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