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与现实的激烈错位

(2013-11-04 06:24:27)
标签:

教育随想

教育

作为教师,一定会根据一个孩子平时的综合表现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这个孩子的基本印象,这个印象一经形成,便很难改变,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成见”。这个叫做“成见”的东西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会根据它做出对孩子的正确判断,防患于未然或能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有时则会言过其实,造成脱离实际的夸赞,让孩子心中泛起狡黠的涟漪。因为它难以逃脱于有些孩子的精心伪装,也就是说“成见”有时是不客观的,它取决于一位老师的认知水平和孩子的内心复杂程度。认知水平高的老师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会瞬间识破一个孩子的所有伎俩;反过来,孩子的演技如果胜人一筹,同样会骗过老师的双眼,在老师的认知体系中打下一个相当不错的印象。但纸里包不住火,“真实”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和地点以万钧之力倔强地表现出来,不给你掩饰的机会。于是,印象与现实的激烈错位无可救药地产生了,这种巨大的反差会瞬间让你大跌眼镜,产生“怎么会是你!”的无限感慨。

“韩坤吸烟”就让我着实体会到了错位的撕裂感,当22:30分电话铃声响起时,我还一味以为是班长漏报了缺勤名单。得知真相后,尽管早已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内心早已习惯这种无情的错位,但大脑又再一次追问个不停,“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缓慢地骑着自行车,在茫茫夜色中踽踽独行,雾霾迎面袭来,黑沉沉的天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莫名的悲剧感骤然上升。

韩坤整体上还是一个不错的孩子,关心集体,乐观大方。学习上说不上勤奋,但也不至于颓废。纪律方面大体上是不错的。我甚至很喜欢他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的笑声,总是能积极配合我所表达的思想。和他有过两次谈话,沟通还算顺畅,他也应该知道我希望他刻苦努力学习。这一切都给了我表面的“安慰”,其隐藏在内心中某个角落的“痞性”却一直未曾被我发现,直到这次东窗事发。他本人高二有一次返回宿舍途中的打架事件都被我善意的忽略了,而如今,“痞性”依旧,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来到宿舍,他正在中厅站着,我第一眼就看他的表情,此时的表情很是关键,表情应该是充满悔恨与歉意。他并不说话,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悔恨一定是有的。但他又知道,一切都来不及了,说什么都没用了。这种思想极易引发“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意识。

打车送他回家,出发时已近晚上十一点。他叹了口气,深夜回家对他来说有着不小的压力,只因无言面对二老。路上,问他何时抽烟,答道,暑假结识了一伙混混,从此踏入江湖,递烟的感觉让他体会到了江湖的感觉,从此乐此不疲,烟瘾逐渐形成,晚上抽的烟还是找人借的。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我们挖空心思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言辞,但这些言辞迫于时间问题,有的一时半会也理解不了,也想不了这么长远。而眼前的现实对他充满无尽的诱惑,吞云吐雾胡吹海侃的神仙感觉明显好于刻苦拼搏的学习,人的本性是趋恶的,因为“恶”的东西让人暂时苟且偷生,产生回避现实的愉悦感,但现实是回避不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与本性相对抗的过程。人愿意做的是不一定都是好事,明知那是恶事却偏偏难以自持,负能量总能战胜正能量,这就太可怕了。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像孩子身上注入标签为正能量的疫苗,让性格天平倾向正面的秤砣,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

好端端的一个生命,如果不务正业,误入歧途,才是最大的悲剧!

而人性之恶在现实中又越来越多,社会的浮躁戾气时时刻刻在腐蚀着青少年单纯的心灵,使之变黑溃烂,病入膏肓。“善良、信任、上进、成功”等美好的词汇越发苍白,而“懒惰、特权、享乐、滥情”等低劣的词汇却越发嚣张。拥有了邪恶之心,必会做邪恶之事,枉活一生,甚至终生难以悔悟。

但愿此次回家闭门反省的韩坤,能让阳光照进那一丝阴暗的角落。以一位拼搏进取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面对学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就看你是不是“真”努力了。所谓“真”不“真”,就看你内心的纯净程度,古人云:“每日三省吾身”,更多的是要反思内心,是不是还有一些为家长和老师所不知的乌七八糟的杂念,这些不良思想,只要剔除不了,你的努力就是假的,就是用来欺骗家长的。你的内心就是被污染了的,就需要你用坚强的意志来自我净化。污染较重的话,就需要用巨大的外力来排毒,你只要在逆反的话,问题就难以解决了,家庭学校已无能为力,只能靠社会了。踏入社会,栽了大跟头,能幡然醒悟,那是万幸;依旧痴心不改,死不认账,后果不堪设想。

为自己的心灵打造一片绿地,抬头是蔚蓝的天空,低头是清澈的河水,世间一切都充满美好,对生活充满热爱。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周围是可亲可敬的同学和老师,我们并肩战斗,众志成城,为提升自我价值而刻苦努力着,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