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艺术
(2013-10-31 08:06:42)
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拥挤的课堂,学生无休止的提问,还有突发的危机,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令人生气的状况,但老师也不必为此感到内疚。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意味着要当一个受虐狂或者殉教者。老师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他应该清楚自己的情感并尊重它们。老师虽然不用时时刻刻保持耐心,但必须始终值得信赖。他对孩子的反应应该是真诚的,他的话语如实地表达了他的内心。他无须假装耐心,也不必在心生厌恶的时候还要假装伪善。
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即使在孩子的挑衅之下,他也不会冲动地对孩子破口大骂。他既不攻击孩子孩子的品行,也不评价孩子的言行像谁而将来又会有怎样的下场。生气的时候,聪明的老师也会表现得真实。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进行人身攻击。他懂得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控制。于是,他通过运用“我”的语言来保护自己和学生。例如:“我很生气”“这太让我生气了”“我对此非常愤怒”等。这些语言要安全得多,远胜于说“你简直是只害虫”“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真是愚蠢极了”“你以为你是谁”。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即使在生气的时候,我也不对孩子进行冷嘲和热讽。我对自己说: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带来的后果。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弥补的。”
老师应当恪守的黄金法则是: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有侮辱性。
老师应当恪守的信条也许正如福斯特所写的:“我崇拜高贵,但不是建立在权利、等级和影响力上面的高贵,而是建立在善解人意、体贴周到和勇敢大胆上的高贵。这样高贵的人们可以在所有的国家和不同的阶层中被发现到,他们代表了人类真正的精神传统,代表了人类对残忍和混乱的永久胜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