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上说的话学生能用心听进去吗?

(2013-10-25 15:26:01)
标签:

教育

教育随想

    《地球上的水》昨天已经复习完了,今天一上课我就开始提问,我画好底图,让同学们到黑板上来画洋流,并说出名称及分布规律,学生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距离我的预期差距甚远。昨天我还在课上激情四射地连讲带画,闹了半天学生一点都不“领情”啊。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开始怀疑学生的上课状态,是不是已经完全“麻木”了?老师说的话已经成了耳边掠过的微风,根本不可能震颤到鼓膜,再经神经线传输的大脑。是连续上课的疲惫吗?抑或长时间与同一位老师呆在一起的审美疲劳?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精力的集中程度已不可能像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完全的聚精会神,很多孩子眼神中多了一分杂质和飘忽不定。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要想分秒不离老师的节奏,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同学们要知道,“走神”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是需要靠意志来竭力控制的心理行为,你不能认为我就这样,走神分心我控制不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态度。主要还是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虔诚笃信学习的力量,必能在你日后的人生之路上祝你一臂之力。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你就少了很多干扰,自身的免疫系统会让你活得单纯,学得顺心。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每一节课都应该力图上出新意,呈现每节课的高水准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从外因上让学生无法走神。这需要老师摆脱经验主义吃老底的懒惰思想,每节课都推倒重来,精心设计,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走上讲台动起来。我发现,提问过的同学或是上过讲台的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明显好于在下面只是听的同学。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全让学生代替老师,时间不允许,但最重要的环节完全可以教给学生,课堂要上出韵律,上出节奏。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可以通过语言的语气语调、抑扬顿挫等的变换来引起学生注意。总之,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
    总之,一定不要被假象迷惑,我们讲得天花乱坠,有时只是一种艳丽的泡沫,转瞬即逝,破灭后归于虚无,学生一无所获。让学生的灵魂参与进来,生命在场,这是真实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恋爱通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