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为什么谈恋爱?

(2013-09-13 11:27:23)
标签:

教育随想

教育

高中生为什么谈恋爱

“早恋”这个词本身就不恰当,谈恋爱是没有早晚之分的,谈恋爱就是谈恋爱,只有应该与不应该。高中时期正是努力学习、打造事业坚实基础的阶段,而谈恋爱是一定要付出精力的,大部分孩子会影响学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高中生的谈恋爱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很多班主任的棘手问题。强力阻挠显然不是上策,姑息纵容更不是办法。我们先要分析以下现在的高中生为什么谈恋爱。

一、最根本的原因:缺乏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观点:人是需要爱的动物,一个人的心中一定会装着另一个人。我们分析一下高中生,十五六岁的年龄,他们的心中最应该装着的人是父母。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从小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有很深的感情,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父母的关心与照顾会给孩子温暖的感觉。而父母一定会反复告诫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能谈恋爱分心。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学生就会很听父母的话,父母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绝对不做。做了就会有很深的愧疚感,觉得对不住父母。

反之,如果父母从小就把孩子委托给奶奶、姥姥甚至保姆来抚养,长大后父母与孩子自然会形成隔阂,感情很淡,只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父母的观点孩子就不会放在心上,也就是他不会听你的话。父母再着急,他也不会心疼,更不会放在心上,面对你的伤心,孩子无动于衷。父母的心碎了,于是又会说一些伤孩子的话,孩子更不会停,只会说,我就这样了。

更有甚者,从小对孩子管教过严,孩子小时是很听话的,父母也会获得表面的满足。但这种听话是表面的,孩子只是惧怕你而听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待他长大成人,自尊心急剧攀升之时,他就会顶撞你,通过顶撞他获得了一种报复的愉悦感,多年的怨气得以释放。这时,父母说什么他都不会听了。

后两种情况都是父母的关爱很不到位,父母关系不好甚至离异,各忙各的,无暇照顾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感情培育期。这样的孩子的内心是很悲凉的,没有温暖。此时,如果一个异性同学递过来一张含情默默的字条,或是买几袋爱吃的零食,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感激,被关心的感觉让他受宠若惊,于是交往开始,越陷越深,形成早恋。女孩子一般很单纯,说白了,很傻很天真,而有的男孩子人品低劣,行为龌龊,百姓俗称为“泥腿”。缠上你你就完了,一辈子幸福就完了,甩也甩不掉。你要硬甩,他要真急了,不管不顾,离刑事案件就不远了。

二、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

媒体的责任感缺失,只知赚钱,只看收视率。使得一些情调不高的影视作品频繁在荧屏上播出,像《回家的诱惑》、《一起去看流星雨》等,片中争风吃醋,三角恋就是家常便饭,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高中生难以分辨真善美,只觉得很好玩,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模仿,今天和你好,明天在和别人好,被甩的同学还哭哭啼啼,伤心不已,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无知可笑的背后,是深深的担忧,爱情观婚姻观如此混乱,将来混乱的生活如何获得幸福。

三、中国教育枯燥的校园生活然一部分学生苦不堪言。

中国教育的评价方式是单一化的,学校只看升学率,就是看你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差就不受待见,哪怕你在其他方面再有特长,同样无济于事。这样就是的所谓的差生在学校里颜面尽失,听课跟不上,作业不会做,这个老师训一顿,那位老师批一阵,很少受到老师的关爱,就是同学之间也互相歧视,成绩好的看不起成绩差的。如此的学校生活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枯燥的背后,他们一定要寻求宣泄途径,那就是谈恋爱,两个差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的关心安慰会让对方感激涕零,于是不断的关心最终演化为恋爱。

针对以上三个原因,对策如下:

一、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关心照顾,促使良好关系的形成。只有孩子心中在乎你,你对孩子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孩子才听你的。所以告诫各位父母,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教育好孩子更难,为了孩子,付出吧!你的每一天的付出都在增加你在孩子心中的分量,长大了,孩子的管教就会水到渠成。千万别为了工作事业耽误了陪伴孩子。

二、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和婚姻观。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鼓励孩子观看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格调。

三、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给后进生以足够的尊严,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能忽略差生作为一个鲜活生命的存在。你的关注,会给孩子巨大的鼓励,多与孩子谈心,走进孩子的心灵,心与心的交流就会让孩子有所依仗,老师成了孩子的依靠,他还会谈恋爱吗?

以上个人浅见,望同行多多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