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今天孩子的成长有几大缺失:
1.缺少童年快乐
孩子心中的好日子不是有多少钱,是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曾经问过一个孩子,我说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关心你,多幸福啊。他说,每天六个大人十二只眼睛等着我,我多累!孩子远离了大自然,今天的父母就认为好学生就是每天坐在课桌前写作业。一个小孩的爸爸妈妈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不好了,我儿子得了多动症,做不了半个小时就出去跑。我说你儿子多大了。三岁半了。
现在的孩子没有感悟,为什么呢?他们远离了大自然,很多孩子生下来就没见过什么,目光短浅。即便出去旅游,也是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到处拍了照,回家啥也不知道。大自然的能量根本感觉不到。
2.缺失学习动力
一个人只有把学习和远大的学习目标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动力。
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许多的孩子误认为学习都是父母的事情,考得好,就可以要什么给什么;考不好,就会受到责骂。兴趣来自目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要让孩子明白,他们将来是要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要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国家负责。上学是他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
另外,孩子缺乏动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甚至完全消失。
孩子要对你很亲切很愿意接受,你说什么话他都能听进去,不然的话对你是恐惧,虽然他很爱你但是很怕你,你的话可能一时起作用,但不能起永远的作用。
3.缺失精神文化
一个孩子从小就缺钙,就罗圈腿,从小缺少爱心将来无情无义,从小缺少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来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父母不应该只关心孩子吃什么,还要关注他们在看什么,读什么。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孩子的头脑是一张白纸,画什么有什么;阅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养成什么是什么。
今天孩子成长环境有三大三小: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一个人失去了文化的滋养,就不能有清醒的头脑,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走向泥坑。
4.缺少亲情沟通
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与人沟通,第一要说,第二想好了再说,第三好话好说。更多要跟父母说。教育孩子时学会倾听,孩子肯定有什么话都跟你说。
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很少考虑父母的感受,为所欲为,不计后果。面对那些心急如焚、痛不欲生寻找自己的父母,他们却无所谓。正是父母的过分溺爱以及沟通的缺失,让这些孩子变得无情无义。
我们的这些孩子由于营养过剩,过早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最大特点是跟大人较劲,你叫我朝南我就朝北,你让我干我偏不干,我跟你对着干,爸爸妈妈压力太大,过早进入更年期,最大特征跟孩子较劲,让你干你就跟我干,不敢我跟你急,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更年其的父母暴躁,青春期碰撞更年期,沟通变的更为艰难。
5.缺失成就感
今天孩子成长的路上缺的不是老师,而是观众。
迷恋网吧的孩子,他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而在网上发个帖子就有那么多人回应。父母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比较。不能太为难孩子了。你的要求永远超过孩子的水平,多么可悲啊!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只要孩子今天别昨天强,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