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备课不充分就上课的感觉

(2012-12-26 14:11:36)
标签:

杂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绝对真理,上课更是如此。虽说备课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但仓促上阵的课堂会让一位教师手忙脚乱,尴尬至极。本人总结了多种不良感受,先一一呈现,以便各位同行引以为戒。

    感觉之一:频繁出现口误。充分备课的一大任务就是要保证预设到自己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及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回应方式。准备不足,大脑中所想与口中所说的话就会脱节,想的与说的不同步,说错了就要改正。一听就没好好备课。

    感觉之二:语言与课件不匹配。一节好课,应该是老师语言在前,课件呈现在后,这就要求老师对每一张幻灯片都要了如指掌。一旦备课不充分,老师语言指令一出,鼠标一点,发现课件的内容并不是老师语言的意思,那颗让学生看笑话了。很多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不敢先说,而是先呈现课件,看了可见以后再说,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非常生硬,吞吞吐吐,让人一听就厌。

    感觉之三:老呆在讲台上,一节课忙的不得了,连下讲台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老师一般讲课富有激情,非常投入。但由于准备不足,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知识的讲述上,对学生的关注很少。只顾一个人讲啊讲啊。究其原因,就是整个大脑只能应付知识的传授,不能在讲课的同时用眼神观察学生的反应,就是说对知识的讲解不熟练,备课没有做好。备课充分的话,知识信手拈来,眼睛与学生充分交流。

    感觉之四:很少提问学生。提问虽不是课堂的必备环节,但也是重要程序。老师应该在上课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预设,那个地方,提问一个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很清楚。对学情的不了解会让老师无法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于是很多老师一讲到底,干脆一个也不提问了。

    感觉之五:没有激情,学生没劲,课堂死气沉沉。准备不充足的话一般说话就底气不足,怕说错了,在老师没有激情的声音下,学生也提不起精神来,全低着头。课堂气氛没有活力。这种课还不如不上呢,干脆上自习。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