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2012-10-13 14:06:49)
标签:

教育

    高三的第一次家长会,灵光一现,如果把我将给家长的注意事项通过孩子讲出来,效果一定更好。让家长聆听一下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也能沉下心来体味父母对自己的辛勤付出。我找了六名同学,让他们在家长会上谈一谈学习,自己的家庭生活还有亲情故事。

    我在简单地汇报完学生的状况及月考成绩后,便把舞台完全留给孩子们。班长王明磊担当主持,表达清晰流利,语言铿锵有力。杨秀云同学首先登场,我无法给好孩子下一个定义,但我可以说像杨秀云这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她详尽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心路历程,微笑过,也痛哭过,小小年纪就已经体味了真正的人间真情。她提到母亲目送自己的感人瞬间,细节处的留意更能彰显母爱的博大。最后杨秀云用龙应台《目送》里的句子做结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坐在后排的我不禁想起我的母亲目送我的情景,哪个孩子没有经历过母亲那饱含深情的双眸的牵挂呢?我的眼睛已经热泪盈眶。

    接下来是徐靖同学,她聪颖踏实,心中自由方寸。从学习的良好心态的保持谈起,精髓之语便是“莫比较”,比较更多的时候只能徒增烦恼,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保持自我真本色乃大英雄也。随后,她又谈起在家里的一些小事,很真实,很幽默,又很感人。同样用了《目送》的经典片段:

   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
  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
  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
  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
  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
  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
  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你加件外套吧。”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

    略显啰嗦的对话是那样的似曾相识,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一定不是简练的,而是冗长的,甚至会让孩子有点不耐烦。但是,孩子们,这冗长背后是胜过千钧的厚爱啊!

    然后李童童同学上台,讲述了自己与母亲之间一次对话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次小争吵。她从中悟出了大道理。换个角度她理解了父母,体会到了父母的压力及难处。儿女经常抱怨父母:“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可是孩子们,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们设身处地的为父母们着想过吗?很多孩子对父母抱有偏见,牢骚满腹,对最爱自己的人无比挑剔,父母会有多伤心啊?而后李童童谈及自己的学习,那开始的3号仿佛离她渐行渐远,好像从未触及过。话语之外充满了对自己的自责。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努力会削平很多表面的差距,实力的增长毋庸置疑。

    “浓缩的就是精华”,这精华便是孙丽楠,她总是第一个到班级,最后一个离开。为人和善,微笑是她的象征。发言中提及父亲早出晚归,上班的辛苦,她一时说不出话来。全班为她鼓掌。在当前的社会,能够体会父母的不易的孩子是快乐的,它们的父母也是幸福的。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多么似曾相识的誓言啊,我在求学时代也曾喊出同样的话语,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又看到了多年前那个不服输的我,我的眼眶再一次湿润。

     轮到韩婕同学了,整个高二下学期成绩的下滑曾让我束手无策,孩子本人也陷入到极大的痛苦之中。发言中她也提到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不堪回首,逃避成了最常有的心态。开明的父母尽力开导她,满足她的合理要求,陪她玩,陪她放松。她又提到,父母的陪伴背后其实蕴藏着更大的期盼,我必须要重新站起来,咬牙坚持也要度过难关。最终她战胜了自我,这是终极胜利。自幼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当她说自己的愿望一度是上一个天天能回家的学校时,我不禁心头一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最后是张容银同学,此次发言的唯一男生。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从入学的近四十名冲入全班前十,全校前一百,而且进步与平稳的心态同步前进,势如破竹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他就是“绝地反击”“惊天大逆转”的代名词。他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哥哥,父母的压力很大。家在淄博,父亲刚调到济南来,全家人很难相聚,每个周五母亲一下班就大包小包的赶长途客车,周六就到学校来看他兄弟俩。周一早晨在急匆匆地赶回淄博。每逢周末父母看完他走出校门的时刻,张容银内心翻江倒海,难受啊!父母为自己付出实在太多了。此生无以回报,只有努力拼搏,把荣誉和幸福献给伟大的父母吧!我听到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能自持,再一次泪流满面。

     接下来是一段感恩视频,还有杜庆萍和张越的诗歌朗诵,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吟低沉,我的眼前出现我的女儿的可爱的表情,八个月来一幕幕陪伴她成长的场景浮现在眼前......,父母恩等同于天地啊!同学们请切记。

     最后站在讲台上的我已经无法完成总结,尽管有很多话要说,但声音几度哽咽,连最后对孩子的忠告也已经念不出来,面对家长和孩子,直达骨髓的感动涌遍全身......。拥有感动,幸福一生。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附1——感恩父母的视频

   

 附2——幻灯片纵览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学生的发言让我哽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