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题中的人道精神

(2012-03-14 16:16:00)
标签:

教育

朋友的孩子就读私立小学五年级,这是个人人称羡的贵族学校。但是最近为了协助孩子处理一道数学题,他气愤地跑去学校 和老师理论。题目的大意是:发生山难,登山者A获救,碰到BCB拿出4条面包,C拿出5条,肚子饿了,三个人平分这些面包。A从身上掏出600元钱,BC应该跟他要多少钱?

 

数学题的正解是:B应得200元,C应得400元。因为B自己吃了3条,只拿出1块给A,而C自己也吃了3块,拿出2块给ABC拿出的比例是12,所以600元应该按照12的比例,分配给B200元、C400元。

 

 从数学的观点,命题逻辑严密,解答正确。但我的朋友,看完题目的解答之后,非常伤心。“怎么会这样呢?竟然教小孩子向发生山难的人收面包钱?”他难过地说。“哪一家的面包这么贵啊?”他的太太也抱怨。

 

他和校方约好时间,针对这个题目给出自己接近人道精神的答案:“应该不用收钱。”校方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并说明参考资料不是学校老师所编,以后会请老师多注意等等。他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形式上的交代,但他并不灰心:“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幸好我们还有家庭教育可以补救。”

 

我很佩服这样的教养态度。他没有推诿为人父母的责任,当他发现学校偏重知识教育、忽略品德的时候,他警觉地提醒自己,还是要靠家庭教育来打基础,不能全部仰赖学校。毕竟,人生的成就,不是单靠知识就能打造。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