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指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且水流缓慢的水域,按成因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堰塞湖、泻湖以及人工湖。分析概念,湖泊的形成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洼地,二是水体。洼地的形成主要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使地壳变得高低不平,其中,低下去的地方就会形成洼地,如有积水自然形成了湖泊;外力作用的洼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刨蚀形成洼地,另一种是周围堆积使中央形成洼地。总结一下,就是地壳下陷形成洼地、外力刨蚀形成洼地和外力堆积形成洼地三种形式,再有积水即可形成湖泊。
一、内力作用与湖泊
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
地壳运动引起的下陷而形成的湖泊为构造湖。这类湖泊分布非常广泛。如青海湖、鄱阳湖、贝加尔湖、死海和维多利亚湖等。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下陷。湖泊狭长,水深而清澈,甚至形成湖泊群。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湖,是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如白头山天池,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另外,火山喷发的大量物质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因此对火山喷发形成的湖泊要注意观察其位置再定成因。
二、外力作用与湖泊
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湖泊主要表现在石灰岩地区形成的漏斗区,还有瀑布下方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洼地。流水的堆积作用一是将沉积物堆积在水流的出口处,使流水不能正常排泄;二是河流上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堵塞,积水形成湖泊。
冰川侵蚀作用作用主要指冰川的刨蚀形成的坑洼积水而成,如北美五大湖。冰川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湖泊主要指冰川所载的物质在冰川融化后堆积在冰川槽谷,堵塞积水而形成的湖泊,日内瓦湖就是这样形成的。
风力作用也分侵蚀和堆积两种作用。如月牙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