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效应”在农业区位中的应用

标签:
杂谈 |
其实,“水桶效应”也在影响着不同区域农业的分布规律,不同的木板相当于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比如: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不同的区域自然有它的优势条件,也有它的制约条件,而农业的主要分布必须在满足了它的制约条件,也就是制约条件变成主导条件的地方。比如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制约条件是水源不足,那农业分布就看哪里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形成了山麓地带的绿洲农业和沿河流地区的灌溉农业。下面看几个例子:
“中亚→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水分→农业沿水分条件好的河流分布(灌溉农业);俄罗斯→农业制约条件,→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地方。地形崎岖的区域→制约因素→地形→农业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地无三尺平”的我国西南地区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山间平地和山间盆地发展坝子农业)。高寒的高海拔地区→制约因素→海拔高热量差→农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区(高寒的青藏地区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河谷农业)。沙漠戈壁地区→制约因素→水→农业分布在水分条件相对好的绿洲地区(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