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刺破青天的圣米歇尔山大教堂

标签:
法国旅游诺曼底地区圣米歇尔山 |
分类: 法国旅游 |

圣米歇尔山山顶的大教堂,其实它是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一部分。圣米歇尔山海拔88米,周长900米,而教堂的高度约是山体高度的两倍。它就像一把锥子刺向青天。
圣弥额尔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08年。据说,当时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红枢机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弥额尔。
一天夜里,圣弥额尔天使在电闪雷鸣中第三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他用自己的神指在奥贝脑门上点了一下。从梦中醒来的奥贝主教摸到了脑门上的凹痕,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刻赶往墓石山,着手完成大天使的神旨。圣弥额尔山上就这样有了第一座教堂。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修道院才真正完工,奥贝尔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8个世纪。后来,人们又在山脚下修建了众多的店铺和旅馆。
排队购票入内。
里面道路狭窄,往复回旋,犹如迷宫。
须沿石阶盘旋而上
抬头仰望,会看到许多石刻怪兽蹲坐在石壁上。
其作用应该是雨水管。
街道上有类似的模型在卖。
也有铜制的。一千多年来,它们一直俯瞰着山下和大海。
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恍若进入人间仙境一般。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赞誉圣米歇尔山为“法国的泰山”。1000多年来,它傲然独立,凭海临风,睥睨大西洋海水的潮起潮落,接受着一代又一代信徒的顶礼膜拜。
在教堂尖塔的顶端,大天使圣米歇尔手持利剑,展翅欲飞,庇佑着诺曼底的大地。在圣经故事中,他是守护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无比,曾经战胜过魔鬼撒旦。他能称量人类的灵魂,区分善恶;他引领人们进入天堂,使他们免受恶鬼的诱惑。
从这座石屋中出来,就是教堂前小广场。
大教堂的正面,看上去非常简朴。十世纪,教堂在这座花岗岩山丘上建立起来,山丘因此而成为著名的圣弥额尔山。
圣弥额尔山山顶的教堂自从第一次建成至今,十五、六次火灾和自身倒塌的损坏,被命名为底下圣母堂的加洛林王朝时风格的教堂,是目前尚存的构成圣弥额尔教堂最古老的一部分。教堂的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
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建造,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
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
这个灯台是犹太教的典型灯台。
这个主祭坛非常简朴,地板铺有彩色瓷砖。
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
古老的莲花式净手盆
就中世纪的水平而言,圣米歇尔山大教堂顶部开间的匀称布局与颇具立体感的垂直分隔、大殿与耳堂之间宽大的连拱,以及楼廊上饰有雕刻物的门窗,都展现着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水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大殿内无座椅,只有一些长条板凳。
侧墙也是三层,又的墙面颜色发红,像被烧过。
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被一位在英法两国之间飘摇不定的男爵派往修道院协助当地僧民,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唯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这块石碑上,纪录了99名保卫圣米歇尔山骑士的名单。
古老的石像,一手臂缺失,唯一的大手紧握权杖。
公正、降魔的圣米歇尔
圣母与圣婴
石刻像,四位书写圣经的圣人。
玉石雕刻,耶稣的故事
耶稣入棺
耶稣从棺椁中自行走出来,四位看守均熟睡不醒。
伊甸园中的夏娃和亚当
耳房中的小祭坛
十字架上是圣米歇尔斗恶龙的图案。
穹顶
大殿西侧墙壁
大殿西门
管风琴
在教堂脚下看外墙,高不可攀。
在10世纪时,圣米歇尔山的状况
圣米歇尔山原名同巴山,与其称之 为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小丘,因为它最高点的海拔只有88米,但由于它处于大海面前的空旷沙地上,四周既无树木又无房屋,所以显得比实际高度要高得多。
11-12世纪时的状况
17-18世纪时的状况
20世纪时的状况
尖塔的结构,里面全是大木头,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尖塔的构造与此完全相同,所以非常怕火。
现在的尖塔顶端圣米歇尔金像,是1987年复修时重新安装上的。这次是用直升飞机吊装上去的。
前一篇:法国:圣米歇尔山,法国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