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闲话碧螺春

(2022-03-16 15:07:22)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闲话碧螺春作者:听雪女子
[转载]闲话碧螺春



闲话碧螺春


听雪女子

 

喜欢茶。

套用苏东坡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我不喝饮料,即便盛夏时节,各种冷饮、雪糕大行其道,我还是喝热茶。我也不喝市面上那种瓶装的“茶”,觉得那有点滑稽,不伦不类,是对茶的糟蹋。因为爱,红茶、白茶、绿茶、黑茶等各种茶,我都能接受。但若说之最,还是喜欢绿茶;绿茶中,尤爱碧螺春。

碧螺春是十大名茶之一。其溯源地在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碧螺春有四大特点:形美(浑身茸毛、卷曲如螺),色艳(银绿隐翠、汤色碧绿),香浓(香味独特、兼具果味),味醇(绵长悠远、回味无穷)。

知道“碧螺春”这个概念,时间倒挺早——中学课文有一篇《碧螺春汛》,是著名作家艾煊的作品。可惜的是,除了记住了“碧螺春”这个名字 ,课文内容都模糊了。写这篇文字时,我把这篇散文,认真读了好几遍,感叹艾煊不愧是大家,写得那叫个好!情真意切,荡气回肠。

真正品尝碧螺春,是在工作以后了。参加工作第二年,1990年春天,我公干到无锡,参加一个会议。当时会议的招待茶,就是碧螺春。只是,彼时,我还不知道它叫这个名字。我永远也忘不了,它给我味蕾带来的惊艳——闻之,清香扑鼻;品之,唇齿溢馥;一口下肚,沁人心脾;一杯下去,如洗礼一般,那种香透啊,就跟唤醒了很蒙昧、很久远的记忆似的。那应是我与吴越文化的第一次面对面碰触。

此前,我对茶还停留在大碗茶的印象。我从燕赵大地走来,看惯了大茶缸子喝茶,茶叶也都是茶叶末子。燕赵之豪爽,在喝茶上,也恁潇洒。抓一把末子,放到搪瓷缸子或茶壶里,茶汤呈酱油色,等茶凉了,咕嘟咕嘟一气喝下去,没有“品”的概念,茶就是解渴用的。

那次喝碧螺春,是我人生的第一杯碧螺春,还差点闹出笑话。一饮而尽惯了,那么香的茶,要依平时的习惯,早就一咕噜下去了。看到人家都在小口小口地“品”,我硬压着一点一点咽,心里暗笑不已。会议结束后,承办方为体现诚意,给每个参会者准备了一包、也就一两的碧螺春作为礼物,那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两碧螺春,之后,碧螺春再未远离。

碧螺春是我认识绿茶的初始,也是我认知吴越文化的开端。渐渐地,我知道了更多的绿茶品种,如龙井、毛尖、毛峰、炒青、瓜片、猴魁等等。但比较起来,我还是最喜欢碧螺春。可能有先入为主的缘故;也可能,我的前世就是洞庭山的一株草,因而才对它格外垂青。

工作之前,我对江南、对吴越毫无概念。

中国地缘广,纵深长,东西南北差异都很大。燕赵大地,慷慨悲歌;古道热肠,重情重义。民风淳朴,不拘小节。体现在饮食上,大碗喝茶,大口吃肉,烙饼能烙锅盖那么大,蒸包子能蒸碗口那么大。饺子面条是常食,萝卜白菜是常菜。我生于斯,长于斯,对斯地有砍不断的情,而对于吴越之地,却那么陌生,又那么新鲜。

——这里的水,那么多!从缺雨少水的北方来到这里,第一感觉就是“到处都是水”。湖泊众多,河流纵横。河与河相通,河与湖相连,构成了如蜘蛛网状般的四通八达的水系。水运发达,气候湿润,雨水丰沛,插根筷子能发芽,真是天赐良地!难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水让这里钟毓灵秀,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这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文人骚客扎堆于此,不吝溢美之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也才明白,上大学时,几个苏、锡、常的女同学,都水葱一样秀美,那就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碧螺春!在这样的地方长大,她们不水灵谁水灵?!

——这里的街道,那么窄!走在周庄的小街上,总想伸开双臂够一够,似乎街道不如自己的手臂宽似的。周庄如此,同里如此,昆山、江阴都如此,这便是江南了——窄窄的,弯弯的,静静的,俏俏的。窄是窄了,但却那么干净,水绕街走,街围水行,小桥、流水、人家。那种雅致、韵味,有如二酌的碧螺春,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登上周庄的迷楼,诵读一下柳亚子的抗日诗章,文弱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堪与北方汉子比肩!

当然,最不一样的,还是文化。吴越文化,细腻、恬淡、婉转、优雅、清新,与北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在语言上,是吴侬软语;体现在建筑上,是苏州园林;体现在餐饮上,是杭帮菜;体现在戏曲上,是昆曲、越剧、评弹。我是听河北梆子长大的,河北梆子的高亢、嘹亮,摄人心魄;而苏州评弹的婉转、柔缓,十分悦耳。餐饮更如是。随便走进江南小城的一片小店,都是窗明几净,精巧别致。先奉上自家炒制的绿茶,老板与食客之间,不像是谈生意,倒像拉家常。气氛友好,交流愉悦,此时,吃与不吃,茶先醉了

行走在吴越的天地间,陡然清醒,美丽的碧螺春,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没有这里的锦山秀水,若没有这里勤劳的人民,碧螺春断不会这么生动毕现。

冲泡碧螺春,很是享受呢。碧螺春像一个任性的公主,得伺候好,它才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水温要合适,太高,把茶叶烫熟了;太低,茶叶不理你。只有70——80度的温度,它才像小天鹅一样,瞬间泛活,旋即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观其形,可谓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饮其味,“吓煞人香”。

不知道是不是喝碧螺春的缘故,总觉得自己的性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毛里毛糙、慌手慌脚,现在居然有了那么一点细腻、一丝温婉。于是乎,俺的脑洞就大开了——  

燕赵之士,似乎该喝点碧螺春。让碧螺春的灵秀,冲淡一下根深蒂固的粗犷、豪放、大气,定能眼界更宽,心胸更大,心态更包容,焕发新光彩。

灵魂的工程师们——作家、艺术家、教师,也应多品碧螺春。碧螺春不单是茶呢,它是荡涤心灵的灵丹妙药,让它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偏离轨道。

脾气火爆、行动粗糙者,更应啜口碧螺春,让它泼泼火、灭灭性,保持气定神闲,牢记“冲动是魔鬼”。

可对?


                                                                                              2018年3月23日写于听雪书屋


…………………………………………


谢谢友友精彩点评!


吊脚楼

蛾躬我吟杯中物,到唇齿相忘的时候,铁观音还念着那几重香气,文无第一,艾煊穿杨有术成江海;

 

适口谁怜案上珍,在你我初遇的地方,碧螺春正忙着又一场盛宴,茶无不二,听雪煮豆成诗闻弦歌。

子蕴2012 好文笔,美情怀,金笔点赞!你很小资,文笔又那么清新淡雅,再浮躁的心在你这也会慢慢静下来,我真是喜欢的不行!春天来了,听不到雪了,梨花带雨的女子更给人以怜爱之感······

-华章- : 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清雅的文化。喝茶是一种风尚,注重的是情调。“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无论是闲暇在茶室里的骚人墨客,还是幽居于山水深处茅屋里的隐者,在“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李商隐)的氛围中,焚香调琴,呼童运火,汲水点汤,品茶听韵,“一壶绿茶,两三朋侣,身体歪斜着,谈的是海阔天空的天,一任日影在外面慢慢地移过。此刻似乎只有闲裕才是他们的。”(钟敬文语)就是在这种看似闲裕之中,高谈阔论的却是天地之大道。“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曾巩)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嘴撷一浑芽,精灵胜镆铘。”(薛能)一缕缕茶香“增添清气入肌肤”(吕岩),余香饶舌,心旷神怡,在寸柄之壶,盈握之杯中,对饮得韵,同品得趣,独啜得神, “一椀喉吻润,二椀破孤闷,三椀搜枯肠”(卢仝),“诗情茶助爽”,一篇篇优美的诗文如同珍泉流注,珠玑飞溅。此文便是如此。

一溪清水暗香来 : 爱茶女子必是女子中之上品,读您文字,由茶生情,娓娓道来,思维这么地开阔,是位有见识的女子。敬佩!且是喜欢碧螺春,且能品的形美 色艳 香浓 味醇,又言来自于山清水秀之地,这茶与写这文字的女子一样的灵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