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2)

(2019-05-17 14:5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性状相关 逆境
昨天(5月8号)我看了臧淑江老师和孙理生老师在朋友圈发的小麦照片,感觉照片中的麦穗有特点、特别是他们俩照片结合后说明的一些与穗型和穗下节有关的问题时,一下勾起了我继续想说《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的话题。本来这个话题在我印象中说过,但由于在我现在新浪博客博文中没有找到原文,这样只能按照现在的思路重新将这些相关的问题在再赘述一番了。

小麦任何一个性状的表现或表达都有它自己的用途和出处,只是其中的一些用途和出处还没被我们知晓,譬如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的表达、的用途、的出处等。

在大多数小麦品种介绍中,当介绍到品种的穗型时都往往是这样的介绍——纺锤穗型。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多数人们都喜欢方穗、喜欢大穗,更喜欢大方穗!而这种多数人喜欢的方穗、大穗和大方穗在实际生产上并不多见,多见的倒是一下纺锤形麦穗,甚至是纺锤形尖穗,这是为什么呢?

我琢磨了一下,感觉有如下理由——

第一、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小麦的穗型为纺锤形、穗下节(也叫“穗脖子”)较细的类型是灌浆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的类型;相反,那些大方穗、穗下节较粗的类型大多灌浆不好,它们的籽粒饱满度较差、商品性低,甚至还有籽粒质地偏软的可能。二三十年前的咸阳大穗,看着那么大的穗子,没有人不喜欢,但最终“倒台”了,“倒台”的原因就是灌浆不好,籽粒皱瘪,产量不高。回想一下当时咸阳大穗的穗脖子,那是太粗了!所以,我们把咸阳大穗灌浆不好的原因就“栽”到了它的穗脖子粗上。也是因为这样的“栽”,而让我们加强了穗脖子粗与灌浆不好的这个“相关”。

第二、我们还发现,那些大方穗和穗下节较粗的类型,它们往往都是开花习性不好的类型。具体的表现是:花药小、花丝短、花粉量数量较低、有颖壳蓬松的感觉,开花后花药往往被颖壳“叼”住。小麦开花习性好坏与品种适应性相关,开花习性好的类型适应性也较好。我们印象中没有那一个大穗、方穗、穗下节较粗的类型是适应性好、区域跨越性大的品种。

第三、那些大方穗和穗下节较粗的类型,它们颖壳蓬松,更容易招惹包括小麦赤霉病在内的穗部疾病;同时它们也都具有熟相(就是我们说的“落黄”)不好的特点。关于招致穗部疾病的这个说法,我们看看小麦赤霉病高发区品种的穗型和穗下节表现就会认可“这种”相关的说法了(现有臧淑江老师刚刚发的小麦照片为证)。

第四、那些大方穗和穗下节较粗的类型茎秆虽然也较粗,但弹、韧性却不及那些看着较纤细的茎秆,它们茎秆质量发“糠”发“糟”,所以它们大都不抗倒伏。

第五、我们不难发现,黄淮南和长江中下游小麦赤霉病高发的麦区大多数小麦品种的穗脖子都较长、穗型多为尖穗或纺锤形尖穗。我怀疑这可能与形态抗小麦赤霉病或避病相关。因为,据一些资料说,小麦赤霉病不喜欢侵染穗下节长的和小穗排列较稀(也叫码稀)的类型。而穗下节较长、码子较稀的类型往往又都是开花习性好的类型;开花习性好不容易让赤霉病孢子入侵和孢芽萌发。

我的同行好友刘加平曾经这样说:“黄淮北的,多开花不错,黄淮南的,多开花不好;方形穗的,多开花不好,纺锤穗的,多开花不错。”——这就是一个育种人在较长期接触不同地区或类型小麦过程中的总结!有了这种“总结”,我们才敢对材料、品种进行归类;也只有“归类”了,才能够将问题或现象弄得更清楚更明白,才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育种和其它。

小麦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经济作物,它不同于有观赏价值的君子兰类花卉——好看、新鲜就中!它的任务是打粮食。当然,在打粮食、打好粮食的同时,如果它能够在长得招我们人们待见一些、同我们爱好相关一点更好,毕竟小麦与其它作物相比,其还具有不错的观赏性,至少我们爱看。
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2)
图1.臧淑江老师发的照片——穗脖子细而长,纺锤穗型,穗子很正(穗子正,说明没有异交)
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2)
图2.看看这个穗脖子长的
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2)
图3.农大5133的穗型和穗下节。穗下节很细、且带有一点点小弯儿。看到了这种表现,我们就想到了脱粒时“叮当烂响”籽粒的模样!这种类型的穗子往往在灌浆前期没人爱看,但越是往后就越是好看、越是稀罕人!
小麦的穗型和穗下节——(2)
图4.看到这样的“穗脖子”,我们就想到了与其相关不好的开花和不好的籽粒灌浆表现。从图片上我们能够看到有不少花药被颖壳“叼着”,说明开花习性不好;另外,穗子不正,其不正的原因是有异交的可能。因为,开颖异交要晚于自交结实的小花,于是早坐基的籽粒就会将晚授粉的籽粒挤偏,于是穗子就不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