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说图腾(读史札记)
(2022-09-28 10:21:36)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娱乐杂谈 |
曾参观四川广汉附近的三星堆遗址,遗址门厅里竖立一尊鸟首人身像,这就是古蜀先民的图腾。纵观古今,众多图腾像一只只眼睛,注视着中华文明的流程。
初民的图腾意识萌芽于史前的牧猎时代。韩非《五蠹篇》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有圣人作,钻燧取火,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有巢氏、燧人氏的名号由此而来。只是当时文化初启,过的是牧猎佃渔的氏族共产生活,没有个人私产,没有个人成家立业的社会环境,氏族细民不必有名,纵有也不固定,仅是临时的符号。氏族领袖虽然有名,但必须顶着氏族的公名,也顶着居留地的公名。公名的产生,就是初民的图腾意识。
进入农业时代,个人经济已经建立,兼并掠夺的战斗中,也产生了很多新英雄新领袖,私名亦即个人图腾由此出现。一是以发明为名。唐尧时的大法官皋陶,同时也是陶灶的发明者,也称咎繇。《释文》称“陶音遥”,汉服虔《通俗文》称“陶灶为窑”,“皋窑”实际上就是“皋陶”。二是以异德为名。《晋语》称:“异德即异类”,“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每个人各有其德,有禹德的即名为禹,有舜德的即名为舜。三是以居地为名。神农居于烈山,也称烈山氏;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也称轩辕氏;帝喾居于高辛,也称高辛氏。
氏族图腾,以似禽非禽乃至草木鱼虫为名号者居多。《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昊氏契之立,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上古人物中,尧,《说文》称:“尧,高也。”尧为鸟正面之象形。尧加日为晓,太阳出鸟喧也。此鸟为拜鸟民族的图腾。舜,《说文》称:“舜,大也。”舜也作夋,夋为正面鸟象形,也是拜鸟民族的图腾。图腾或刻于木石,或标于旗帜,成为氏族的图腾神。
氏族社会产生之前,中华大地属血族群婚制。随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血族必须形成大氏族才能吃掉小氏族,因此逐渐实行具有政治和亲性质的外婚制。外婚制促成氏族联盟,为大氏族吃掉小氏族打下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经过各图腾民族的兼并和战斗,小图腾综合成大图腾。图腾乃氏族血缘之本,与祖宗同等,认为子孙繁衍,是图腾赐福。图腾还可以凝聚和号令氏族同仇敌忾,加强掠夺兼并。因此,有外婚必有氏族,有氏族必有图腾,有图腾必有宗教。氏族社会就是图腾社会。
图腾社会在中华大地得以确立,通常认为起于伏羲之世。经过历代争霸打开独尊局面的有四个大系:
其一,以伏羲氏为首的蟡图腾,其神九首蛇身,女娲是他的同系。伏羲氏兼并了蛇图腾氏族,进级为龙图腾,后裔远及巴蜀。
其二,以神农氏为首的牛图腾,其神牛首人身。神农氏兼并了火图腾,称炎帝。祝融为其同系,姜氏、诸姜,及夏代的熏鬻,殷代的土方、共方、吕方、鬼方、羌方,周代的玁狁,汉代的匈奴、晋代的鲜卑,皆其后裔。
其三,以少昊氏为首的凤图腾,起于东夷,其神为凤,是兼并若干图腾氏族之后的综合图案。其裔孙郯子在《左传》中称,少昊氏曾与龙图腾系联盟,形成“龙凤呈祥”声势,也归化了龙系的颛顼、尧、舜,其后裔玄鸟氏还建立商殷王朝。
其四,以黄帝氏为首的熊图腾,其神为半熊半龙的黄龙,起于西夏,东进后降伏了龙族,与南方的苗图腾首领蚩尤大战,龙族曾给予很大帮助,后来又打垮了火图腾的炎帝。经过惨烈的争战之后,黄帝氏熊图腾升格为龙图腾。
细溯起来,上古之世的炎黄二帝其实是兄弟,均为有熊部落首领少典之子。少典娶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为妃子,长妃名女登,次妃名附宝。女登之子榆冈,即为炎帝;附宝之子姬云,即为黄帝。炎帝为兄,成年后统领一个部落,图腾为“牛”;黄帝为弟,成年后被拥戴为有熊部落首领,图腾为“熊”。蚩尤为炎帝一脉,是长江流域苗图腾族亦即“九黎”部落的首领,与黄帝争夺天下,兵败身死,族众远避西南。黄帝打败蚩尤不久,又与炎帝发生冲突,炎帝失败,“牛”图腾族归顺“熊”图腾族。黄帝被中原地区各部落推举为首领,遂建议将各部落图腾旗帜互相融合,制成统一的图腾,这个图腾就是“龙”。
黄帝一生共娶了四位夫人,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元妃为西陵氏之女,即螺祖。螺祖生有昌意、玄嚣、龙苗三个儿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即为颛顼,为五帝之一。颛顼帝把自己的支庶分封于蜀地,其子鲧被封于蜀地汶山石纽地区,即今四川省北川县。鲧娶有莘氏之女女嬉为妻,生子大禹。大禹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时至今日,龙仍然是华族亦即汉族的图腾。
但蚩尤一脉并未消失,至今仍被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尊奉为始祖。在贵州苗族地区,苗族少女头戴牛角,就是纪念牛首人身的始祖蚩尤。二十多年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首府凯里市的香炉山上修建了蚩尤陵,成为继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之后“人文始祖”又一大陵寝和祭祀之地。
有巢、燧人、伏羲、神农诸氏的业绩,昭示中华文明进化的初始;共工氏与祝融氏的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昭示诸氏族的接触与融合;西王母与昆仑山的故事,昭示诸夏与诸羌的文化交流。神与兽相杂,人与鬼相杂,天上与人间相杂,昭示神权统治与图腾崇拜。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昭示中华民族的博大坚忍、自强不息和富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