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女儿穿了新衣服去上课,同学说,好是好看,可惜不是名牌。回来女儿和我讨论名牌的问题,问我她有否什么东西是名牌的。我说如果兔仔唛和巴啦巴啦也算的话,就有。她说耐克和阿迪呢。我说没有。
又问我们家的车是不是名牌?基本上不算是。是的话也是一般家庭都可以买的名牌。
她一声叹息:看来我只能是穷孩子的命了。
她说班上有一同学有爱拍得和爱疯,集体外出活动的时候拿出来显摆,特别强调是她自己的。又有同学说他的鞋子全是耐克或阿迪的,别的一律不穿。
于是,语重心长,告诉她一双耐克可以做多少事:可以买10双普通的鞋子,可以是下岗工人一家一个月的生活费,可以是她外婆家一亩玉米地一年的收入。。。而一双耐克和一双普通鞋子的本质功能有什么不同呢?没有不同,都是为了脚穿起来好走路。
于是她说,那穿名牌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有钱。
又趁机给她讲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再告诉她报道过的炫富孩子被绑架被撕票的下场。
于是她给我讲她们班有住出租房的,有父母是摆地摊的。还有同学一年四季只穿校服。比来比去,最后她说,啊?想不到我们家也算是富人了。
不过从此后她再未和我提过名牌一事。买什么东西给她也是带着她货比三家,进超市的时候从来都是除了必买的以外,其它东西只准她选两样,观察她在价格上也会有所比较。
当孩子问你们家是穷还是富这个问题时,你通常如何回答?
都说女儿要富养,但也得有个限度。有同事的女儿游桂林,网上订房,住四晚,说是要住两晚便宜两晚贵的,妈妈同意。因为知道她订的房间400多。女儿走后网上一查,原来400多的是便宜的,贵的是800多,同事气得直瞪眼,说老娘我出去最贵的也不过400,太过分了。
两女孩子玩回来,机场分手,各打一的,100元到家。同事问:为什么不一起打?孩子说:两家又不住一块儿。又问:为什么不坐机场大巴?孩子说:丢不起那人。
而同事出公差回来都是坐机场大巴,虽然就算打的回来也是可以报销的。
同事总结是小时候惯坏了,现在孩子二十岁,要改已经改不了了。
还有一师兄,年薪税后百万。因业务关系经常深圳湖南来回跑。他说,飞机太贵,火车方便。有年我到南昌学习,最后一班飞机只有头等舱有坐位,因为当晚必须赶到,坐了一回头等舱。后师兄派车从衡阳来井岗山接我,见面时说起头一回坐头等舱的事,他告诉我他从未坐过头等舱,这让我很吃惊,因为一是知道他的机票可以报销,二是如果论资排辈,他的身份也完全应该坐头等舱。
他来昆明。还有另一女同学加我,三人出去玩,临时想一起去泡温泉,大家都没带泳衣,另一女同学打趣说要他请客,他同意了。选了半天出来,女同学报怨最贵的才100多,而师兄选的是30元的。
贫穷与富有都是相对的。现在的孩子基本衣食无忧,不管家庭再怎么富有,让孩子知道挣钱的不容易,树立节约的理念是必须的。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务必身体力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师兄的儿子小学六年级。据他说经常穿几个表哥表姐的旧衣服,当然,八成新的。孩子也很乐意。省出来的钱用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近段时间为一件小事情纠结。
去年十月,一同学因病来昆询医,电话一起吃饭,第二天晚上邀她住我家。彼时我和她在客厅聊天,女儿在书房。那天女儿拿出几张旧钱要和我换新的,我打开钱包一看,我的也比较旧,没换成。她在那儿生气。
同学从包里拿了面额50元的崭新的20张给她。她说谢谢,但没接,眼睛望着我。同学转而递给我,当然是百般推辞。同学说我自有了女儿她还什么东西也没买过,就当是给她买的礼物,区别只是她没时间去选。
横竖推不过,就收下了,心想着等她在昆明住院的时候再还礼。同学走后我严正告诉女儿,这1000元我暂时收下,以后要还回去。这么多钱,不能白拿人家的。她同意了。
当时同学说两个月后才上来做手术,也不一定非要做。和她约好上来再给我电话。后来的几个月我屡有出差,她也一直没给我过电话,直到12月给她电话,才知已出院回去。万分自责。又约到春节回老家时去看她。
春节给她发了短信,她没回。
这1000块钱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初中时同学是校长的女儿,高我一级,不在一个班,彼此只是认识。高三时她到我们班补习,成了同学。也成了朋友。后来她考入师专,毕业分配进一家汽车制造厂子弟学校教书。再后来辞职,开商店,开洗浴中心,再后来帮她妹夫管理煤矿财务,再再后来妹妹离婚,她分得一些股份。
她成了富人,开着一辆红色的保时捷。昆明有好几处房产商铺。偶然一次听说她的资产少说也过千万了。
联系越来越少,主要是她忙于各种关系的处理,各种人情的交往,非权贵即富人。
近富情怯。我也越来越怕联系她,彼此之间说话也越来越不由衷。
好在她女儿与我侄儿一个班,明年高考,到时多加点利息,这1000元也终于可以有送出去的理由了。
我并不是不喜欢朋友之间的互送礼物,更不是说送出去的一定要还回来。我讨厌一切过于形式的东西。在我看来送礼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表达心愿。送的人和收礼物的人都甘心情愿并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就是这样的。
有时朋友们给孩子买件衣服,或送点别的小礼物,我是欣然接受的。合适的时候遇到合适的东西也会给朋友们带。但如果“礼”这个份量太重,我就会感到不安。自然,我也不会送谁大礼,我可不愿让别人不安哈。
工薪阶层人家,穷不到哪儿去,也富不到哪儿去。我跟先生老老实实地上班,拿工资,与到处找不到工作和朝不保夕打零工的人相比,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有什么好,当时想的就是可以自己挣钱自己花,买一大堆花衣服,现在回看这个理想是实现了。孩子是独生女,父母所有的一切最后都是她的,虽然我经常威胁她18岁以后再也不管她。她不用再像我小时候那样,羡慕别人的花裙子,也不用奋斗18年才可以和有钱人一样在咖啡厅里坐着喝咖啡,但让她知道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很重要。浪费永远可耻。当她喝咖啡的时候,如果这个钱是她父母的,她得知道父母的辛苦。如果是她自己的,她应该也知道不是偷来不是抢来不是白白从别人手里接过来的钱用起来是多么有底气。
总之呢,不论穷还是富力所能及给她一个良好的环境,至于今后的路倒底怎么走还全凭她自己。倘若真到混不下去的程度,我能容忍她啃老。谁让我如此爱她,谁让她是我的唯一和全部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