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医生简介
(2012-04-16 10:31:31)
标签:
健康 |
分类: 我的劳动 |
方清,博士,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临床医学本科学士学位。1995~2001年,在湖北宜昌中心医院肝病科工作,2001年至2004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师从赵连三教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病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感染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完成硕士培养,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04 7 1 5 1 4 5)项目,代表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移植术后再感染及其机制》,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制、肝移植、乙肝治疗性疫苗以及肝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逐步了解和形成理论见解;2004年至2008年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医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者之一承担了本院中外学生的《临床导论》、《临床诊断学》、《医学汉语》、《内科学》、《循证医学》等科目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善于组织师生互动,自编教辅,打造了《诊断学》教学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师队伍,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专家好评;以国际相关教材为蓝本,参照国内统编教材,自编教辅,在积极与临床外教和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学习基础上,摸索适合留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受到留学生中介及外教与学生的高度认同,并在此基础上以传帮带形式壮大第一临床医学院的留学生外语教学师资队伍到40人左右,基本做到每个临床实习科室培养出2名临床带教。在《循证医学》教学中,逐步领会到循证医学的精要,并参与创建了一支教师队伍。通过4年的临床教学与组织工作,教学、组织、沟通和英语交流能力得到提高。2008年至201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师从杨东亮教授(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11课题负责人),担任学生班长,参与国家863项目《介导siRNA靶向特定细胞的载体系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SP90iRNA抑制TGFβ的作用及其抗HBV的初步观察》课题组的基础实验研究工作,主要负责实验技术路线设计和Western blot技术,在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11)支持下,从事门诊慢性乙肝患者随访数据库的建设及其相关临床研究,跟随杨东亮教授出诊和进行门诊病人主动随访咨询,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课题《肝病患者临床数据库的建设及初步应用》,研究结果已发表多篇论文。2011年7月至今,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医院工作,先后在医务科和质控办研究医院管理和临床质量控制管理。目前以自己最擅长的乙肝防控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宜昌区域性乙肝综合防治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我的奋斗理想是通过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道,通过在宜昌开展区域性慢性乙肝健康宣教和随访管理工作及相关研究,将工作中心由病区转向门诊和门诊远程服务,将工作内容由治疗病人转为全程管理病人,实现服务核心由治疗乙肝终末期并发症转向延缓乙肝终末期并发症的发生,使宜昌区域的乙肝科普水平持续提高,促进医院相关科室的服务功能融合和流程改造,为乙肝患者的终身全程管理提供一条龙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本区域内慢性乙肝防控整体局面的持续改进。通过对乙肝防控的试水,探索如何将目前割裂的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研究能够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融为一体,如何充分利用医学信息化技术和资源整合,如何打造一个捍卫健康的高效团队和文化生活氛围,如何能实现医疗服务的社会公益与经营效益相辅相成,给其他类似疾病的防治提供范例。
做一个独立思考者,做一个团队实践者,做一个真诚的朋友,做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