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砂壶篇:紫砂发现的传说//清末民初粉彩豫丰壶

(2013-11-02 12:55:39)
分类: 玩长於文

紫砂发现的传说

紫砂陶土最初的发现有一个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一异僧行经村落,向村人高呼卖富贵土。大家以为僧人用癫话诓人,纷纷嗤笑他。僧人不以为怪,又高呼贵不欲买,买富如何?于是引导村叟跟他上山,指点黄龙山中蕴藏有一种使人受用不尽的富贵土,言毕而去。村人发掘,果然掘得一种五色缤纷的土,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灿烂光亮,奇丽极了。从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鼎蜀山村的村民都来锄白砀、凿黄龙,挖掘这山间的富贵土,开始烧造最早的紫砂壶。

引述自 韩其楼先生编着的《紫砂壶全书》

紫砂、五色土名称的由来

根据韩其楼先生编着的《紫砂壶全书》的介绍,质性特殊的紫砂陶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颜色鲜艳。有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橘色的黄泥,猩红的原泥,黛色的绿泥......斑斑斓斓,被誉为五色土。这些陶土烧成之后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表现着一中砂质效果,所以称之为紫砂、紫砂器或紫砂陶,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陶器。

紫砂泥料主要分为紫泥、朱泥(红泥)和本山绿泥三种,而以紫泥为最普遍,通称为紫砂。

紫砂泥质特性

紫砂陶泥土质细致,泥胚韧度极高,含铁量超过百分之九,可塑性强,干燥后收缩率较小,产品不易变形,宜于制作精巧的茶壶。紫砂泥质的这个特点,为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品种,多姿多彩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提供了良好的加工施艺条件。

紫砂陶土以摄氏一千二百度烧成后,有较强的吸水率和较大的气孔率,渗透性好,所以制成的茗壶都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透气性能,因此紫砂壶泡出来的茶能比其它茶具卓越。

紫砂之美

质朴:大部分的宜兴紫砂茶壶都是素身无饰,只是单看外形和表面纹理已深具美感,淳朴大方,别具风格。我们且看韩其楼先生如何形容紫砂。

我恋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靠衣衫扶身价,惟以本质令人爱。

色彩:紫泥、朱泥和本山绿泥三种主要紫砂泥料,均可单独用来制作各种器皿,又能互相掺合,或加入矿物颜色,便可得到一系列不同深浅的褐色、红色和黄褐色;墨绿色和黑紫色是二十世纪的新色系。因此紫砂陶泥缤纷的色彩,令紫砂器皿也同样色泽妍美。

形丰:由于紫砂的可塑性极高,成型后坯体强度高,坯的干燥收缩率小,烧成后不易变形,所以适合制作手工精巧的工艺品。因此,紫砂器皿能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造型、精密的构造。

技精:由于紫砂泥是一种不能用水直接调稀的陶土,所以不适合以轮制法或注浆法成形,而是需要用手捏造成各类器物。当然这些手工技艺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代艺人的经验积累和探索的成果,所以,我们今日看到的这些紫砂工艺品,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艺高:紫砂工艺日趋完美,造型洗练大方,色调古朴雅致,意韵幽深旷远。如果紫砂成品和谐了泥、形、技、神、气、态各方面的内涵与艺术神韵,那制作出来的成品,就不只是工艺品,而是一件文化艺术珍品了。

前人对宜兴紫砂的评价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清人汪文柏《陶器行》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明人李渔

优质的紫砂工艺品,或称特种工艺茶壶,是指出于有名艺人的手制作品,它不仅讲究造型的完整,而且特别着重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质量。名艺人的成就和名望,正是这些方面都达到了与职称相等的水平。所以由名工艺师制作的紫砂工艺茶壶,既使价值不菲,却仍然是收藏爱好者渴求的对象。

历史产品成为文物,其价格更为惊人。历史上一些记叙里多读到出于名艺人手的工艺杰作的身价,称誉为贵重如珩璜、珍重比流黄超过珠玉之上。明人熊飞《以陈壶徐壶烹调山岕片歌》说:景陵铜鼎半百清,荆溪瓦注十千余,清人陈其年《赠高澹人诗》提到一具尚值三千缗,足见名家作品价值之高

学转於中华古玩网

 

清末民初粉彩豫丰壶

作者:江苏南京 安然 来源:收藏快报

 http://www.dfsc.com.cn/uploadfile/2012/0418/20120418093615727.jpg
 
粉彩豫丰壶
http://www.dfsc.com.cn/uploadfile/2012/0418/20120418093615295.jpg

粉彩豫丰壶局部特写从左至右依次为:壶身花鸟彩饰、葫芦形盖款、满汉文底款

豫丰壶,因壶上留有豫丰印款而得名,其壶体量较一般紫砂壶为大,壶形圆,壶身上凸下敛,似寿星鼓突的额头,又似饱满的寿桃,因而民间称之为寿星壶。这种壶容水量大,一般在茶馆或庄户人家使用,灵活的软提梁便于携带和安放,直式壶颈饰以双线,圆形的压盖增强了密封性和稳定性。豫丰壶造型约创于清咸丰年间,清末民初大为流行,宜兴有专营豫丰壶的商号出现,生意兴隆,尤其受到北方客户的青睐。
图中所示为一件粉彩豫丰壶,通高15厘米,腹径亦为15厘米,壶身以粉彩绘花鸟图案。粉彩乃是由珐琅彩演化而来,在舶来品中掺入中国元素,使其色彩更为丰富柔和,适应国人审美标准。此壶一面绘兰花,清新淡雅;另一面绘山雀花卉,构图饱满,形态生动。除此之外,在壶流部分、提梁双孔部分及盖面,都有点彩装饰,制作较为细致。仔细观察,在提梁下方有微小的范记二字,或为当时制作经销紫砂的商号。在盖面上,钤有两枚葫芦形豫丰标记,在壶底有标志性的方形带边纹满汉双语豫丰印款。
此壶系南京陆华收藏,说起此壶来历,还有一个故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华任《扬子晚报》副刊主编,来往皆是墨客骚人,那时陆华便喜爱紫砂,一次在逛朝天宫古玩市场时,发现有一件紫砂壶十分惹眼,引起他强烈关注,但一时又吃不准真假。这时,他想起了紫砂收藏家沙志明,便兴冲冲地找上门去,请沙志明一起去古玩市场,给他掌掌眼。二人来到古玩市场,沙志明一见果然是把不错的砂壶,便向陆华点了点头。于是陆华便同卖主讲起价来,三五个回合下来,把起价800砍到了300,终于抱得寿星归。此后十多年,陆华一直将此壶珍藏家中,并打算作为传家之物,代代传承。

学转於东方收藏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