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络舆情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知乎等各大自媒体的兴起,加快了信息搜集和传播的速度,我国的高校网络舆情越来越错综复杂,对高校及社会产生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由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不高,网络上良莠杂陈、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极易在高校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自媒体时代高校信息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内容更为复杂,这使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极大的影响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领域之一,高校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不可小觑。
并且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复杂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时政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在社会中,高校大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时政类问题有比较高的关注度。很容易在网络上成为热点、焦点话题,进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高潮。
二、教育政策法规及教育管理类问题
每一项新的教育政策出台,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舆论宣传,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政策法规一经颁布就会在短时间内通过高校网络论坛等途径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高校管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良好的高校秩序、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有时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一些突发事件极易引发网络舆论的高涨,如校园暴力事件、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学校名誉事件等。
三、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权益类问题
这一类主题关系到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与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在高校论坛上,学习生活类话题和学校事务管理类话题是学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这类话题主要涉及后勤部门的服务质量、师生员工的个人权益,如学生住宿问题、食堂饭菜质量问题、对教学服务设施批评投诉及各类乱收费问题等,都容易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然后对症下药采取应对措施,把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健康的高校环境,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
后一篇: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