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美术与学前儿童的教育

(2012-06-25 23:17:17)
标签:

美术教育

审美观

儿童思维发展

意义及作用

育儿

分类: 美术与儿童

                                   论美术与学前儿童的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简要论述儿童在美术作品赏析与美术创作的审美要求,其核心在于认为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逻辑、思维的发展,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了如何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学习美术的方法及学习特征,还点明了儿童美术教育与一般美术教育的区别,最后还阐述了美术对儿童的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 审美观 儿童思维发展 意义及作用

 

 

引言:绘画是美术活动的一种形式。儿童绘画则是一种表现与表达的活动,儿童绘画的独特之处就是敢于大胆的创作,毫无顾忌的去绘画,所以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通过儿童的美术活动,可以知道儿童想表达什么,他们于画的情感。对于儿童的美术教育,我们怎么从理论走出实践?

 

一、            引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鼓励儿童进行美术创作

    我们先来讨论如何引导儿童去了解美术,怎么带着他们去审美,通过学习,笔者了解在儿童早期思维发育中,象形思维发展是最为成熟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书中的画更吸引他们的原因。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可以有效的引导儿童去欣赏美术,在日常生活中更注重实际的练习,而不是用理论去教孩子,通过一些和谐的图册,给孩子带去视觉的平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②鼓励儿童进行美术创作,作为成年人,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儿童刚开始接触美术时不善于构思,布局和按比例去绘画,他们往往只凭兴趣去创作。在儿童美术创作这一方面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与不同的指导,一种是注意让儿童学习绘画技能,强调模仿学习;另一种是以儿童绘画中的自由表现与创造为目的,让儿童观察和自创,成人的示范不占主要地位。在这两种指导中,笔者不赞同前者,现在模式化是主流,特别是在幼儿美术阶段,而且特别是在绘画敏感期,在最不应该模式化的时候,在孩子的想象力最为天马行空的时候,而恰恰我们的模式化却在盛行。然而后者才是“鼓励儿童美术创作”的总的概括,儿童进行美术创作,就应该尊重儿童,不要去扼杀儿童的想象力。现在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兴趣班培训,家长们希望收到的就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认为只要孩子画得像,画得整齐就是好的,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不叫创作,那不是艺术。在进行儿童美术教育,就是不干涉儿童的创作,让他们随心所欲的去画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阶段的美术创作,首先是孩子的一个行为,这个行为一定要被尊重,它是遵循着儿童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可以让3岁的孩子画得跟成人一样,这是错误的,会使右脑发散性思维的功能丧失,这个丧失是不可逆的,欧美在这个方面早有科学的定论。[1]

二、            美术与儿童的成长发展

    怎么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儿童美术是一种自主的活动,教师即使是教,也只教方法而已,培养儿童绘画的兴趣可以通过儿童喜欢的颜色,图形,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内容等方面培养,常带孩子去各大公园,名胜参观,以扩大孩子的视野,这样可以引起儿童画画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儿童创作一部美术作品时适当的给予儿童评价,切记不能用“像不像”、合不合乎现实和逻辑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儿童的作品

    ②各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美术的方法及学习特征。儿童从小便开始了画画的活动,早期的画画经历了涂鸦期和形象期。两岁的儿童爱拿笔在纸上乱画,对画的过程十分满足,但这时只是涂涂画画,画不成形,而且只会使用单一的颜色。三岁的儿童已经开始具有形象期的特点,即已经有了初步的构图思想,能有目的,有意识的画,画出的形象基本成形,能区分颜色。四岁的孩子,就可以清楚地区别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的形象、性质等的不同。狗、鸡、鸽子、麻雀等都能够各自区分。但是,他们却完全不关心自己画中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之间的关系。孩子到了五岁左右,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征。他们明白了认识长有头、脖子、肩膀、肚子、腿、膝盖的东西,同时也明白了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不会再像四岁的孩子画的头足人像那样,直接从脑袋上画出手来。不仅如此,五岁左右的孩子还明白了人是穿着衣服的,于是开始画起了穿衣服的人物。[2]

    ③以美术的方式如何锻炼儿童的思维?儿童美术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了解世界分有理想和感性两种,前者靠逻辑思维,后者靠非逻辑思维,即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决定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灵感、猜测等方法,其特点是非逻辑的、无固定秩序的和固定操作步骤的 儿童美术是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心理表象的图式化。从儿童早期杂乱无章的涂鸦到后来的象征性创造再到直觉的半逻辑思维最后到视觉的写实(即成人图画),我们都可以从一个孩子的画中全面地观察出他(她)的性格特点、对环境的认知程度、思维发展水平等。

三、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1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2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3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总之,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从小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通过美术创作活动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学前教育学[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罗亚莉·儿童学习美术的心理[G]

On art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uthor:Spring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children in art appreciation and art creation of aesthetic requirements, its core depends on the fine arts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child psychology, logic,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and under this precondition, analyzes how to carry on children art education, the age of children learning the art method an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 also point out the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finally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art for children.

[ Key words ]: art education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ink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