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之言

(2022-06-24 10:07:45)
分类: 尘事碌碌稍停留山河广袤览一角

莫言之言莫言之言莫言之言

 

我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我也不觉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了不起。

我不是莫言的读者,也不是司马南的粉丝。他们两个我都不认识!

我是一个独立思考的环保科技人士。

最近,莫言很火,不是因为他的诺奖,而是因为他下面的观点:

如果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个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

我敢断言,如果是在体制内,莫言不敢如此说话,如果没有诺奖,莫言也不敢如此说话。

我的观点是:

文学艺术不应该只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更应该批判现实、揭露黑暗。

所以, 我只部分同意莫言的观点,不赞成他的极端。听我跟你说:

1. “粉饰”和“赞美”的意义是不同的,莫言作为一个专业作家不应该混淆它们的差别。粉饰者,用歪理邪说来刻意掩盖事物真相辩丑为美也, 多有不良目的和企图,所以一个真正的文人是不屑于用文学来粉饰现实的,那叫御用和狗腿子!我赞成莫言!

赞美者-发自内心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和欣赏也!不以功利为目的,不以他人意志为导向,有何不可呢?即如太祖爷自豪的高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有人歌颂这个伟大的站立、赞美创造这个站立人和事,那些作品的质量就都很值得怀疑吗?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赞美一下不应该吗?我不赞成莫言的观点!

2. 真正的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一种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常怀安得广厦干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精神,所以总想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总想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3. 所以在真正的中国文人的心中,不管他所处的时代是盛世如开元、还是腐朽如光绪,他们总是希望:君王更尧舜、吏治更清明、黎民更幸福,所以他们的作品和声音,就更关注民生、更关注弱者、更倾注自己的家国情怀。古今中外,凡流传下来的好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批判当时现实的作品,为当时歌功颂德的极少,不是当时没有那些作品, 而是它不太可能流传下来,那样的文章比较容易做,但是做的好却很不容易,说它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也不无道理!同时,人性也总是更容易记住不幸、记住伤痛、记住为弱者呐喊、为他们一掬同情之泪的人。

4. 历来,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社会和政治,从不缺少歌功颂德的人,不需要特别提倡;而以善良和责任去批判和揭露黑暗的人就比较少,因为这需要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需要胆识和责任,还需要勇气。批判和揭露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力,真正的文人, 应该用他的作品去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社会也更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迁就。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不会因为这些批判、揭露而垮台, 只会因此而更进步。尽管批判和揭露的东西不一定都对,那又何妨,毛主席说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嘛

5. 但批判(以某种观点和立场去审断、评论、分析)和暴露是不同的。批判是理性的,有分析的,批判既提出问题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当然不一定可行);而暴露有时候可能只是单纯的想出他的丑、揭他的短,甚至别有用心,大多缺乏那种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如果不是想改朝换代,我希望文人们的作品,多些批判、少些暴露,尽量不唱赞歌。所谓有口皆碑,赞歌由感受幸福的普通百姓不自觉地去唱,由必须唱的人去唱。

6. 鲁迅在他那个时代是个刺头,要是在今天呢? 我估计还是个刺头!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鲁迅。尽管他的怼和骂并不是每一次都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想多说!
后一篇:我的老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