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尼泊尔木斯塘2018道拉吉里雪山jomsom |
分类: 尼泊尔不丹 |
DAY11(完): Muktinath
(3795米)-Jomsom(2800米), 行程17.7公里/5小时49分
Muktinath因为同时是佛教和印度教的朝圣中心,也是热门徒步路线安娜普纳大环上的重镇,所以很是繁忙。向导Dhana熟悉的客栈居然客满,昨天只好随机找了一家印度人开的客栈。这客栈有5层楼,就在主街上,看着还不错,入住后就发现这里99%的客人都是印度教圣徒,几个印度伙计傲慢无礼,和上木斯塘谦和有礼的当地人对比太强烈。如果不是替挑夫和向导考虑,依照我的脾气肯定收起行李走人。只是这样一来,对Muktinath印象更差了。
今天是徒步最后一天,从Muktinath回到徒步出发点Jomsom, 有两条路,一条是吉普车道,可坐车可步行,挑夫kiran带着大行李坐汽车回Jomsom; 另一条是走山路经过两个垭口后海拔降低1000米到Lubra,然后回Jomsom, 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条路。
走出镇外,在西北方向有一个村子Jharkot,它红色的庙宇坐落在最高处,民居都是白色的。Jharkot的寺庙也是萨迦派的,大概有20几个僧人,附近还有一个藏医学校,昨天如果能在这里留宿,也是不错的选择,总比商业化的Muktinath要好很多。
山谷的另一边则是难得的绿草茵茵与欣欣向荣,这是木斯塘徒步看到的最好的天然牧场,简直不像海拔3800米的荒野。
走远了再回头看群山环绕中的Jharkot坐落在高坡之上。小村庄的历史相当悠久,以前Jharkot是西藏与印度通商必经之路,当时的商人怕土匪抢劫,特意把村子建在三面崖边的山坡之上。村子里还有一个旧城堡,已经弃之不用。
草地上还有一片片霜花,晶莹透亮,真让人惊喜。估计海拔3800米的地方早上温度在0度左右。
http://i.imgur.com/7bgIT6C.jpg
http://i.imgur.com/7bgIT6C.jpg
走在清晨的山脊上四下环顾都是美景,回首来时路。
而前面的路是云雾缭绕。
在山路上转一个弯,近处山坡上有水波般曼妙的的纹理。
而另一侧的山峦在侧逆光中温柔起伏,线条与光影都可遇不可求。
世界第7高峰海拔8167米的道拉吉里这样的近,仿佛触手可及。与道拉吉里几乎并肩的是Tukuche peak,
海拔6921m. 因为角度的原因,看起来与8000多米的道拉吉里差不多高。
http://i.imgur.com/UFTundC.jpg
2016年徒步的最后一天是从道拉吉里的南面一路走到JOMSOM,这次是从它的东面回JOMSOM。两次徒步的最后一天都有道拉吉里雪山一路相伴,可谓殊途同归。
如果有个牧羊人带着牧群出现,画面就堪称完美。
从垭口这里开始海拔降低1000米,一直要走到深不见底的峡谷底部。一路下行,视野开阔,峡谷宽广而幽深。
http://i.imgur.com/INMIgp7.jpg
http://i.imgur.com/INMIgp7.jpg
站在垭口,我的心情如同这高原的天空,明朗澄净。在徒步的几天,风景太美而海拔又高,快乐和痛苦都是被无限的放大。
山下的大片梯田圆润平整很像女孩子用的胭脂粉盒。
拉近镜头看道拉吉里的山头上雪被风吹起,如烟似雾。道拉吉里“Dhavali
giri”在梵语中的意思是“白色山峰”,因为其山头终年积雪不化。又因山势险恶,使人望而生畏,也称“魔鬼峰”。道拉吉里峰在1808年被发现时,被一度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直到30年后,确认干城章嘉峰的海拔超过了它的海拔高度。1852年,确认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超过了干城章嘉峰的海拔高度。
http://i.imgur.com/WJt2hF6.jpg
http://i.imgur.com/WJt2hF6.jpg
一路下行面对的是雪山盛宴。左边的tilicho雪峰展露尖峰,2016年我站在tilicho
这次徒步用了两根登山杖,真是如虎添翼,下坡的时候对身体有更好的支撑。再加上临行前两个月在健身房加强 大腿肌肉的训练,对膝盖有了更好的支撑保护,所以这次徒步膝盖只有轻微不适,实在是喜出望外。
每次来尼泊尔,我都会问问向导挑夫最喜欢的徒步路线,这次也不例外。Dhana说最喜欢珠峰路线,接着又补充了一句,除了珠峰就是上木斯塘,呵呵,这是在安慰我吧。十有八九向导们都说最喜欢珠峰,它能成为尼泊尔最热门的徒步路线还是有道理的。而离这里不远的道拉吉里环山徒步穿越线路,是一条高海拔的艰难之路。走过这条路线的人说比珠峰还要壮观。
再一次见识了大环骑行者的彪悍。这一路有很多碎石石块,看见几个骑行者跌倒摔下去,又哈哈大笑爬起来接着骑,很快就消失不见人影。想着他们过海拔5400米垭口的样子,一定很狼狈,估计他们都是哭着扛车子爬上去,笑着像风一样骑下去。
能看见峡谷的谷底隐约有一个吊桥,我们要从那里走过去下到峡谷底部。
吃过午饭,顶着午后狂风沿着半山腰走过Panda
Khola河谷。河床上有一队徒步者在艰难前行,我们走的路虽然有些上下坡,其实比河床的路好走多了,还不用涉溪而行。
http://i.imgur.com/6s4UKIF.jpg
http://i.imgur.com/6s4UKIF.jpg
半个小时后,回到卡利甘达基河谷上,风之谷依然狂风大作,沙尘弥漫,路旁的灌木丛上都蒙着厚厚的灰尘。安纳布尔纳与道拉吉里雪山都是海拔8000多米的山峰,两者之间是世界最深的峡谷,所以,卡利甘达基的风是地球上最强劲的升谷风。
在漫天风沙中,见到一张让我难忘的小脸。一个只有7-8岁的西方小男孩,煞有其事戴着小墨镜一身户外打扮,年轻的父母走在他两边拉着他的小手。一家人和我们逆向而行,应该是刚从Jomsom一路走过来。小男孩全然不顾风沙,勇敢的向前走,稚嫩的脸上都是自豪。这样的孩子从小在大自然中磨砺,长大了会是一个坚毅的男子汉。
而我们逆风而行,大风吹来,刮得人摇来晃去甚至是寸步难行,时不时要转过身去躲避扑面而来的小型沙尘暴,一路加快脚步,一个小时后,终于JOMSOM在望。
http://i.imgur.com/tElFxtz.jpg
http://i.imgur.com/tElFxtz.jpg
JOMSOM海拔2800,是木斯塘的首府,设施相对齐全,客栈的条件也好一些,正常情况有WIFI,可以洗热水澡。在这里和挑夫Kiran碰头,他看见我和Dhana风尘仆仆一头一脸的沙土,得意洋洋的说他从MUKTHNATH坐45分钟的汽车早就到了。而我们绕着山路走了18公里,快6个小时。这一天也是此次徒步行程最长的一天,到了徒步的最后两天,我越走越勇,竟然不觉得累。以目前这个状态再全程走完上木斯塘绝无问题。
和向导挑夫吃了最后一顿晚餐,给了他们丰厚的小费,非常感谢他们一程辛苦的陪伴。Dhana和Kiran第二天殷勤地把我送到机场就知道对报酬很是满意。在机场时看见清晨中的Nilgiri雪山,沙尘未起,竟有几分温柔。山永远在那里,而我,来来去去。
在此次徒步最艰难的至暗时刻,当我饱受高反和呼吸道感染的困扰,躺在黑暗寒冷的客栈里,真心希望徒步早点
儿结束。而终于要离开木斯塘的这一刻,对它竟是无比留恋。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JOMSOM, 木斯塘,洛曼堂,还有那些隐藏在山谷里白色的村子,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这里,完成我那未完成的15%的行程 。
一个人坐小螺旋桨飞机回到博卡拉,这里海拔低了2000多米,气候温和湿润绿意盎然,与干燥寒冷风沙漫天的木斯塘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到了酒店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痛痛快快的洗个热水澡,徒步10几天的灰尘和疲倦一扫而空。然后到主街上著名的和平饭店吃中餐,翻菜单时双手微微颤抖,咽着口水翻看着菜单上的图片,每个都想吃。最后一个人点了四个菜,吃第一口清炒小白菜的时候,感动的要哭了,这久违的新鲜蔬菜的味道啊,就是天堂!
http://i.imgur.com/aH60Ome.jpg
http://i.imgur.com/aH60Ome.jpg
至此木斯塘徒步结束,真诚感谢读我游记的朋友们,谢谢“一路上”你们的鼓励和支持!
前一篇:比利时根特-欧洲保存最好的秘密
后一篇:因耶稣圣血而成名的教堂(布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