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试行)
(2020-03-23 13:40:12)
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试行)
维度
|
指标
|
建设内容
|
建设目标
|
1.组织与管理
|
1.1
人员
组成
|
l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及学员条件符合省教育厅文件规定,工作室人员结构:
1.1.1主持人: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是工作室的责任人。
1.1.2成员:由任教学科相同的骨干教师组成,不少于5人,协助主持人开展工作和参与研修活动。
1.1.3学员:进行跟岗研修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各级骨干教师,每期1月,每期3人,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每年不少于24人。
|
l
成员及学员组成结构合理。
l
主持人与每一成员、学员有双向协议。
|
1.2
组织
保障
|
l
1.2.1省教育厅
负责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建设、业务指导、管理及考核等工作。
l
1.2.2各市(州)教育局
负责工作室方案审核、日常管理、业务指导、考核评估和经费监管,以及配合省管理办做好本市(州)学员选拔等工作。
l
1.2.3主持人所在学校
协助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图书资料,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并充分利用工作室资源,安排本校教师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
l
1.2.4成员所在学校
将成员参加工作室活动纳入本校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并支持成员参加工作室活动。
l
1.2.5学员所在学校
将学员参加工作室活动纳入本校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并提前做好教学安排,支持学员按时参加工作室活动。
|
l
有经费使用实施细则。
l
有对工作室管理、指导、考核等记录。
l
学校将工作室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和记录。
|
1.3
建章
立制
|
l
制定工作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
l
建立与成员、学员所在学校联系制度和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制度。
l
有各项活动的方案和后期跟踪指导制度,并有过程记录。
|
l
工作室各项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
1.组织与管理
|
1.4
资料
管理
|
l
工作室文件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
l
主持人、成员及学员发展的过程资料较完善,能体现成长轨迹。
|
l
有文件有过程材料。
|
2.目标与职责
|
2.1
目标
明确
|
l
年度目标、中期目标、终期目标清晰合理、可测。
|
l
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
|
2.2
活动
内容
|
l
按时组织工作室例会,一月一次,围绕工作室工作,交流工作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l
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每年至少组织4次专题教学研讨活动,结合课题研究,以有效教学为主进行研讨。
l
组织论文、教案、导学案推选,论文方向主要围绕工作室承担的课题,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各类杂志发表。
l
组织跨工作室联合活动,与其他工作室联合举行活动,每年可设计1-2次。
l
根据本工作室实际情况组织成员外出学习,外出学习要明确学习内容,制订预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习结束要组织一次专题汇报或交流。
l
根据工作室成员读书情况,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l
开展教学专题反思和研讨,工作室可自定专题,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反思和研讨。
l
开展工作室研讨活动,主要围绕工作室承担的课题展开研讨,每年不少于2次。
|
l
有效开展常规活动。
l
教研活动和学习活动目标明确,有学习、教研、培训等计划、总结。
|
2.3
网站
建设
|
l
网页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名师培养方案、课题研究情况、理论探讨、教案、导学案交流以及工作室活动情况。
l
逐步将网页建设成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和支持平台。
|
l
活动内容充实。
l
平台资源逐步完善。
|
2.4
主持人职责
|
l
主持日常工作。制定工作室工作目标和方案。
l
引导专业发展。指导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制订自我发展计划,整合教育资源。
l
开展课题研究。对难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l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专题报告等实践活动。
l
推广教育教学经验。积极为学校和本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推广教学经验、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
l
有工作目标和方案。
l
有各项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开展的记录。
|
2.目标与职责
|
2.5
成员
职责
|
l
协助主持人建设工作室和教育教学资源库。
l
协助开展研修活动,主动提供研究成果。
l
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
l
在实践中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传播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
l
工作室成员认真履行职责。
|
2.6
学员
职责
|
l
按时参加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
l
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
l
在实践中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传播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
l
工作室学员认真履行职责。
|
3.发展与引领
|
3.1
专业发展
|
l
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刻苦进取,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无违法乱纪行为。
l
发展目标在其原有程度上有合理的提高梯度,目标具体、可检测。
|
l
工作室成员、学员发展目标实现,并具有特色。
|
3.2
经验推广
|
l
组织送培送课到校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l
开展示范教学,每年不少于2次。
l
开展专题讲座或教学反思、研讨和教育教学论坛等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
l
有效组织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l
经验、成果在县域内推广应用。
|
4.监测与评估
|
4.1
主持人
|
l
落实年度(学期)工作方案中各项活动,工作室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基本实现,成员、学员研修目标基本达到。
l
落实发展和培养措施,有成员和学员活动记录、考核结果,每个工作周期对成员及学员做出综合鉴定。
|
l
工作室工作有效开展。
l
客观公正的对成员及学员进行评价。
|
4.2
成员学员
|
l
按工作室整体规划参加各项活动,根据职责要求,完成相应工作。
l
按个人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进行学习和参与活动,有一定成果。
|
l
成员、学员按时完成工作室工作。
|
4.3
工作室自身建设
|
l
按工作室发展规划,有效开展活动并达到目标。
l
合理使用经费,专款专用。
l
网页或网站管理规范,开发和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内容及时更新及完善。
l
工作室形成一定特色,成果突出。
l
30%以上学员在教师成长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公认的“知名教师”。
|
l
工作室成果领先。
l
工作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l
成员、学员发展目标实现,成果突出。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