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草原上的风暴和库尔特村的歌声】
芝
麻
有的时候,遗憾会成为一种念念不忘。
到北疆阿勒泰地区的五道沟拍转场,是这次新疆之行的要点,只因那里地势险要,几乎没有摄影人前往,所以,它成为我们这次行程的兴趣点。
按计划拍完沙尔布莱克的转场后,先到库尔特村住一夜,然后再到五道沟拍转场。这样不走回头路的路线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的时候计划不如变化大,随着天气的变化,暴雨的突袭,让这次行程夭折,成为我口中念念不忘的遗憾……
据说库尔特村是一个百年老村,村里大部分是哈萨克族人,因此,它成为我们走进牧民生活的一个契机和节点。通往库尔特村的路,是一条不宽的柏油路,路况很好,道路两边是广袤的大草原,途经一个检查站后一路畅通无阻。
呈现在眼前的库尔特村,并不是想象中的有着斑驳墙体的民居,而是一排排低矮的砖房,就连毡房偶然有之,也像是点缀,也许牧民们感觉砖瓦房比毡房抗风寒又结实牢固耐用,因此毡房逐渐被淘汰,或只有在转场迁徙的过程中用。
王师傅提前给我们预定了库尔特村最好的牧民家,一座有点俄罗斯风格的小木屋,分上下两层,主人一家住楼下,楼上的几间用作招待,内有公用洗手间,家里的装修比较现代,也有民族特色,并且干净,房间散发着松木的香味,与我们想象中的牧民家相去甚远。
来之前王师傅就跟我们打好了招呼,这里不能冲凉。因为想象中是住毡房,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冲凉设备,可谁知却是这样的干净的小木屋,并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可以用热水冲凉,但因热水有限必须节省用水,否则后面的人就别想冲洗了。一个团队出门在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体谅,相互关照。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浑身落满转场灰尘的人来说,谁不想尽快清洗掉那满身的尘埃?可是在现实面前,人的自觉性尤显重要。
由于新疆的太阳落山很晚,所以有一段时间可以让我们从容的走进牧民的家中探访。我们被远处白色的毡房牵引,循着小路前往,却让我们意外的碰到了几个哈萨克的孩子们在草原上踢足球,这么偏远疆域,竟然也有喜欢足球的?并且身手矫健,很像那么回事!
蓝天、白云、茂草,远处千年雪山,空气无比清新,这是怎样纯净的场景呀!我们像外星人一样围着孩子们不停的按快门,像是突然找到了主题。
孩子们的汉语说得很好,由于现在他们的学校只教汉语,不教哈萨克语,所以,孩子们可以用很流利的汉语与我们对话,免去了沟通的不便。
这座白色的毡房是巴合纳尔的家,他妈妈是一位能歌善舞的漂亮女人,他爸爸是一位身材健硕的、喜欢开玩笑的哈萨克大汉,他们也会说几句汉语,但是大部分话要靠巴合纳尔翻译。于是,在他的家里,我们有幸听到她妈妈美妙的歌声,哈萨克歌曲中独特的风格和旋律即刻把大家的情绪推向高潮,王师傅和黄师傅随着节奏起舞,更让我们很快的融入到这个欢快地气氛中,那一刻,让我们感受到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世。
这个家庭不仅仅是有美妙的歌喉和漂亮的舞姿,还传承了哈萨克祖先的热情和善良,他们用最好的食品招待了我们,不一会的功夫,2公斤手抓羊肉,大盘鸡,奶酪、油炸果子等食品就端上桌来,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我们问她这些要多少钱时,他们竟然说不收钱,在这个商品化的时代,真让人喟叹不已,最后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才说你们看着给吧。面对这如此纯朴、善良的民族,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
清晨的库尔特,在牧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操劳中苏醒,一切都在祥和、宁静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挤奶、给骆驼喂草等,当她们发现我要给她们拍照时,还要回房间整理一下头发和衣服才可以拍;最有意思的是她们竟然每天都用刚挤的牛奶洗脸,以至于我跟她们对话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白色的奶痕。这是一个爱美的民族,这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包括他们的孩子们,会利用假期帮助家里做事,这家的男孩说他马上要去到阿勒泰卖驼奶,大概每公斤卖30元,一天能卖掉20-30公斤,也就是600-900元的收入,但愿牧民们的生活会一天天的好起来。
当然,在这里像我们的房东家一样富有的没有几家,由此,房东家的小木屋才显得那么的鹤立鸡群,当我们跟房东道别时,房东听说我们几个跟他是同龄人,高兴地说:“早知道我们是同龄人,昨天晚上一定会邀请你们跳舞。”我们知道,哈萨克人说的是心里话,尽管没有跳舞,可房东爽朗的笑声和巴合纳尔爸爸憨厚的笑脸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离开库尔特后,天空开始变暗,乌云翻滚着逼近大草原,不一会雨点开始敲打着车窗。下雨,对我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可对开车的人就未必了。
库尔特到五道沟的道路是那么的险峻,而这的草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马平川,它是山连着山,其中有泥泞,也有沟壑,我们的霸道一直在泥泞中打滑,像一头慢牛在草原上蹒跚,有一次因为车打滑竟然在陡坡上突然转了360度的圈,像是要飞起来翻滚过去,那一刻我觉得是天昏地旋,以至于我手上正在录像的手机飞向空中,那种惊险让人既兴奋又忐忑不安,好在司机师傅心态沉稳、技术熟练,让车稳稳地停在草原上,像是在喘息,又像在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吗?
王师傅为了安全起见,决定不去五道沟了,即刻改道回北屯。由此,遗憾也留在了我们心中。
其实,人的一生遗憾从未缺席。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念念不忘,才有了惋惜;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记忆和在记忆中寻找曾经的热情,也才有了喟叹和感慨。
但愿,五道沟的转场不会消失,但愿,在今后的某一天,可以了却我的遗憾。
回途中偶遇四个淳朴的哈萨克族小女孩,她们依旧会说流利的汉语,交谈中知道她们的学校依旧不教哈萨克语,只教汉语,她们的成绩都很优秀,是个小班长。当我的镜头对准最小的女孩时,才发现这个大约三岁的孩子在吃土,惊讶写满了我的脸,贫穷?还是生理反应?不得而知。她的姐姐们不辞劳苦的为我们追赶羊群,让我们无比的感动,如此单纯、阳光的脸上,写满了质朴。
其实,在我的照片和文字里,是想用不夸张、不粉饰的手法,通过不同身份人物的表象,去探索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从简单家庭的空间里,寻找普通牧民家庭的精神基础和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从而找到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和诗根。而“存在即感知”____贝克莱名言用在这里最适合不过!
2019.10.11
19:39 于东莞
音乐:《Adiemus》Band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