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2019-09-30 10:45:38)
标签:

生命的大迁徙

边防证

突发事件

宏大的交响曲

意义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      所谓的转场,就是牧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     在新疆广袤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便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比如从冬季牧场转入夏季牧场,或者从夏季牧场转到冬季牧场。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     这是我第三次来新疆了,拍摄牧民转场也是第二次,但13年那次不是专程为转场而来,因此,从形式上看,这次似乎更接近摄影的专题。所以,这次的行程全部是自己制订的,到什么地方拍摄,走哪几条线路,联系当地的司机,从头到尾的吃住安排等等,都要考虑周全做好攻略。当我和阿玲多次与新疆方面洽谈后,终于于2019.6.3开始了这次为期8天的行程。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5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6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千米。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7    在阿勒泰的沙尔布拉克拍摄牧民转场,一定要在公安机构办理边境通行证才可以进入古道拍摄。我们在来之前已经在东莞公安机构办理了边境证,但由于今年是国庆70周年大庆,新疆各地区的边防管理特别严格,其他地方公安局办理的边境证一律不起作用。所以,给我们开车的王师傅很早就托了许多人帮我们在阿勒泰再次办理边境证,可直到65日开始转场的这一天,边境证还没办下来,说是今年的转场一律不许拍摄,听后我们的心凉了一大半。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8    由于怕牲畜掉膘,牧民的春季转场一般要在几天的时间内完成,行程大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不等。怎么办?心急如焚的我们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前往沙尔布拉克这个转场的必经之路试试运气。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9    沿途有大巴旅游车停在距离关口不远的地方,估计是边防站还没有放行,因此摄影人在沿途截获零散的转场牧民。看到这些,心更加忐忑。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0     当我们来到沙尔布拉克的边防检查站,只见一个大木架子横亘在大门口挡住来往的车辆,无奈中恰好见一小战士出来,便上前询问,他说我们来晚了,昨晚就有人绕道进去,小战士用眼睛示意我们绕道而行,我们才恍然大悟,赶紧往回开,走牲畜走的土路便可避开监视器。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1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2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3    来到一垭口处,路边已经停满了越野车,看来车只能行至此处了。再往前只能徒步,询问路边的影人,才知道这里离转场的拍摄现场还有5公里的路,正在发愁怎样走这5公里?却巧遇边防小战士愿意用他们的车送我们进入沙尔布拉克拍摄场地,后来才知道上午有四个摄影人,由于徒步时间太久、空气干燥又热等因素,再加上年纪大体力不支在此地晕倒,后经边防站协助抢救脱离危险,之后边防站怕出更大的危险,便默认影人们前来拍摄,并担负起安全保护的责任,这一举动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动,我不敢说这是柳暗花明,但可以确认我们是幸运的!边防战士是好样的!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4   可是反过来想想,为什么非要等到出了事才会有这样的安排?摄影与转场并没有很大的矛盾冲突,相反还可以用镜头反应牧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即使是有其他的突发事件,也不应该由摄影来承担吧?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5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6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7   当然,作为我们自己需要反思的是,有些时候坚持才会如愿以偿、才会有转机,如半途放弃了便什么都没有了。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8     果真,今年拍摄现场的摄影人不如往年多,那一刻心里似乎有一丝庆幸,幸好我们来了,多少影人被那张通行证阻隔在外呀!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19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0    不一会只见远处尘烟弥漫,随着飞扬尘土的逼近,成千上万只牛羊从阿勒泰山深处不断地涌出,看见的看不见的,一拨接着一拨,源源不断,踢踏的声音和牛羊的叫声,在滚滚红尘中奏出了宏大的交响曲……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1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2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3    尘土中挥舞鞭子的牧羊人,餐风露宿的追赶着生命的足迹,而那不停歇的脚步和黝黑的脸,在北疆,瞬间被定格在时光的深处……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4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5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6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7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8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29   后面陆续走来的驼队,是他们的子女亲属们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坚实的步伐和脸上的微笑以及身上的尘土,分明写着从容、艰辛和无畏。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0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1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2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3    石门垭口前的一队队方阵,像是整装待命的士兵,只等那一声号角,便涌入垭口,蔚为壮观的场面犹如古时的战场,构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4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5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6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7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8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39   有人说:这是一场浩大的迁徙,这是一个民族的壮举,转场就是北疆的魂。而我想说:牧民们每一次转场都是生命的大迁徙,转场就是游牧民族的魂。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0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1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2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3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4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5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6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7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8    最近几年牧民们逐渐用汽车代替骆驼,他们将一些生活用品帐篷之类先行运到驻扎地,牲畜走的是另一条牲畜专用的古道,晚上在驻扎地汇合,这或许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吧,在转场中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也说明牧民们的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49    但是,据说以后转场会越来越少,而且限定每家养多少牛羊和骆驼,那些牲畜或许再不用这样的奔波了,或许会用汽车去运载它们,也或许这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转场会逐渐消失……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50    而我们此刻谛听的生命撞击,犹如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当这交响曲在山谷久久回荡时,可否在人们心中荡起一丝的涟漪?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51    我不知我的照片能否在平庸的外表下包含着深刻的意义?但我还是想问,我们拍摄转场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专程为它而来?难道仅仅是为记录它的壮观?还是为游牧民族世代相传的魂的即将消失而感叹?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52    我不知道,也无法回答。但我知道,我的摄影,是在寻找自然与自我之间情绪和思想上的契合,让风景和人文成为自我认识、自我存在肯定的对应,无论它是抒情的也好,浪漫的也罢,哪怕仅仅是为了记录……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P53

              【新疆阿勒泰沙尔布拉克牧民转场】

      芝  

    所谓的转场,就是牧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在新疆广袤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们世世代代便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比如从冬季牧场转入夏季牧场,或者从夏季牧场转到冬季牧场。

    这是我第三次来新疆了,拍摄牧民转场也是第二次,但13年那次不是专程为转场而来,因此,从形式上看,这次似乎更接近摄影的专题。所以,这次的行程全部是自己制订的,到什么地方拍摄,走哪几条线路,联系当地的司机,从头到尾的吃住安排等等,都要考虑周全做好攻略。当我和阿玲多次与新疆方面洽谈后,终于于2019.6.3开始了这次为期8天的行程。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千米。

    在阿勒泰的沙尔布拉克拍摄牧民转场,一定要在公安机构办理边境通行证才可以进入古道拍摄。我们在来之前已经在东莞公安机构办理了边境证,但由于今年是国庆70周年大庆,新疆各地区的边防管理特别严格,其他地方公安局办理的边境证一律不起作用。所以,给我们开车的王师傅很早就托了许多人帮我们在阿勒泰再次办理边境证,可直到6月5日开始转场的这一天,边境证还没办下来,说是今年的转场一律不许拍摄,听后我们的心凉了一大半。

由于怕牲畜掉膘,牧民的春季转场一般要在几天的时间内完成,行程大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不等。怎么办?心急如焚的我们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前往沙尔布拉克这个转场的必经之路试试运气。

沿途有大巴旅游车停在距离关口不远的地方,估计是边防站还没有放行,因此摄影人在沿途截获零散的转场牧民。看到这些,心更加忐忑。

当我们来到沙尔布拉克的边防检查站,只见一个大木架子横亘在大门口挡住来往的车辆,无奈中恰好见一小战士出来,便上前询问,他说我们来晚了,昨晚就有人绕道进去,小战士用眼睛示意我们绕道而行,我们才恍然大悟,赶紧往回开,走牲畜走的土路便可避开监视器。

来到一垭口处,路边已经停满了越野车,看来车只能行至此处了。再往前只能徒步,询问路边的影人,才知道这里离转场的拍摄现场还有5公里的路,正在发愁怎样走这5公里?却巧遇边防小战士愿意用他们的车送我们进入沙尔布拉克拍摄场地,后来才知道上午有四个摄影人,由于徒步时间太久、空气干燥又热等因素,再加上年纪大体力不支在此地晕倒,后经边防站协助抢救脱离危险,之后边防站怕出更大的危险,便默认影人们前来拍摄,并担负起安全保护的责任,这一举动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动,我不敢说这是柳暗花明,但可以确认我们是幸运的!边防战士是好样的!

可是反过来想想,为什么非要等到出了事才会有这样的安排?摄影与转场并没有很大的矛盾冲突,相反还可以用镜头反应牧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即使是有其他的突发事件,也不应该由摄影来承担吧?

当然,作为我们自己需要反思的是,有些时候坚持才会如愿以偿、才会有转机,如半途放弃了便什么都没有了。

果真,今年拍摄现场的摄影人不如往年多,那一刻心里似乎有一丝庆幸,幸好我们来了,多少影人被那张通行证阻隔在外呀!

不一会只见远处尘烟弥漫,随着飞扬尘土的逼近,成千上万只牛羊从阿勒泰山深处不断地涌出,看见的看不见的,一拨接着一拨,源源不断,踢踏的声音和牛羊的叫声,在滚滚红尘中奏出了宏大的交响曲……

尘土中挥舞鞭子的牧羊人,餐风露宿的追赶着生命的足迹,而那不停歇的脚步和黝黑的脸,在北疆,瞬间被定格在时光的深处……

后面陆续走来的驼队,是他们的子女亲属们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坚实的步伐和脸上的微笑以及身上的尘土,分明写着从容、艰辛和无畏。

石门垭口前的一队队方阵,像是整装待命的士兵,只等那一声号角,便涌入垭口,蔚为壮观的场面犹如古时的战场,构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有人说:这是一场浩大的迁徙,这是一个民族的壮举,转场就是北疆的魂。而我想说:牧民们每一次转场都是生命的大迁徙,转场就是游牧民族的魂。

最近几年牧民们逐渐用汽车代替骆驼,他们将一些生活用品帐篷之类先行运到驻扎地,牲畜走的是另一条牲畜专用的古道,晚上在驻扎地汇合,这或许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吧,在转场中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也说明牧民们的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

但是,据说以后转场会越来越少,而且限定每家养多少牛羊和骆驼,那些牲畜或许再不用这样的奔波了,或许会用汽车去运载它们,也或许这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转场会逐渐消失……

而我们此刻谛听的生命撞击,犹如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当这交响曲在山谷久久回荡时,可否在人们心中荡起一丝的涟漪?

我不知我的照片能否在平庸的外表下包含着深刻的意义?但我还是想问,我们拍摄转场背后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专程为它而来?难道仅仅是为记录它的壮观?还是为游牧民族世代相传的魂的即将消失而感叹?

我不知道,也无法回答。但我知道,我的摄影,是在寻找自然与自我之间情绪和思想上的契合,让风景和人文成为自我认识、自我存在肯定的对应,无论它是抒情的也好,浪漫的也罢,哪怕仅仅是为了记录……

           2019.9.25  22:47  于东莞


音乐:《Conquest of Paradise》Bandar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