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原创-摄影与文学《随笔》 |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我说,要么孤独,要么死亡。
肉身可以无可免除地消翕,而精神死亡则意味着存在者的不存在。
叔本华还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西亚·马尔克斯在他著名的《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因而面对生活中可以揭示孤独所蕴涵的某些内在意义的场景,作为摄影人的我怎么可以随意放过这生动生活的瞬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即使手中拿着手机,也要将这份生命的孤独之花深深地镌刻在我的镜像之中____以作为我对生活、对艺术的感知……。
孤独是沉静的思想的力量,而生存的人最害怕的也不外乎是____孤独。
人作为生存者,作为自我表现主义者多又因孤独而恐惧生命的终结____堕入黑暗的虚无。
重要的是,人如果丧失了对无限性的解悟,则必死于恐惧之中。挣扎呐喊不过是徒劳而己。只有那些头脑及思维能力简单的人才认为孤独本身无意义、无价值,才认为只有浮华表象才显示某种灵魂中感性的、活泼的色彩,才仅认知孤独的消极和虚无的属性。而我的视角和理性知识告诉我____弃绝那些流于大众化的多数,才能使人通往自由的审美之路。
生活,艺术,理性,灵魂,思想。
我宁愿孤独 也不要虚荣
我宁愿守望 也不要赞美
坚持 在生命史的爬涉中
唯有那些意义 相遇和爱

我不知道死亡滋味是怎样,但我肯定知道死亡的哲学涵意。死亡本能就是生命过程中始终內聚于自我的原生地。唯其生命內聚于它___死本能時,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所谓生命的创造、扩张并非无碍地进入“空前”,相反,它的创造扩张正是对应着现存者的颓势,即坠入某种极限而奋发的抗争,因此生命奔涌所挣脫的回归,是同一:虛空。
现代社会,人们因崇尚感官快乐而逃避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不错,快乐提升人的精神,但它决非人的自在的品质,它是人在追求的某种欲望境象中浮出的自我慰籍和满足。因而它是情(欲)感消费,这种消费以预支形式进入生产过程,但不是生产本身,正如細浪是属溪流的,但毕竟不是深邃不尽的意志之源泉。
不要以为快乐是生命的唯一追求,它只是,也仅仅是生命意识的一种小小形式而已。
音乐:《夜色钢琴曲》雨滴 ...夜色钢琴赵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