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张掖祁连山地貌群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

P1
当一个影人还真不容易,为了美丽的景色,我们每天早上4点钟就要起床,匆匆洗漱,然后就赶往摄影地,在那守候日出,晚上又要等落日的景色,所以每天晚上要到11-12点才能入睡,每天的睡眠只有几个小时,但影人们依然快乐着,依然乐此不彼。这就是在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里守候日出的时候。

P2 望着那万家灯火和那天边渐变的一片红,心里开始兴奋了,老天给力呀!

P3
哦,太阳出啦!不过有好多乌云,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火一样的红和那放射出来的霞光以及那蔚蓝、湛蓝、深蓝------

P4 天开始渐渐地亮了,已经能看清我们上山的路和那起伏的丹霞山脉了

P5 以及那个和我们一起守候日出的、在山那头的一对恋人

P6 还有这么多的影人,只为那美丽的瞬间

P7 美吗?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接片,也为自己的一点成就感到欣慰,感到雀跃!(在此感谢边走边照给予我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P8
张掖祁连山的丹霞真是让人震撼!它像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翻的胭脂盒,撒到了这片山峦,到处都是红色的砾石、砂岩和泥岩,在蓝天的烘托下它红的耀眼。

P9 看着那如斑马身上条纹一样的山峰

P10 以及阳光下明暗交错的怪石

P11 还有那似美女旋动时迷人的裙摆
P12 无不让人叹息,这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呀!

P13 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

P14
“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P15 它有着幽静之美
P16
看着那千仞的绝壁,这又是什么样的造物主呀,竟造出如此险峻的丹崖

P17 这光滑削齐的崖面上,仿佛绘着一幅抽象派的油画,供人们瞻仰

P18 那一座座山包,似景似物、似塔、似锥

P19 半圆形的五线谱上,正谱写着新一轮的英雄交响曲
P20
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充满阳刚之美

P21 五彩斑斓、线条柔美
P22
它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P23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使人流连忘返

P24 哦!一览众山小。
山下那蜿蜒而至的路上,有一个院落,就那么孤零零的藏匿于这群山之间,显得有点神秘?

P25 原来它是《三枪拍案惊奇》的拍摄现场,非怪会出这样的惊奇--------

P26 哦!一片绿洲,在这红肥绿瘦的丹霞中,你是生命的希望

P27 远方的客人呀,放慢你的脚步吧!让我们悠然的欣赏这如诗如画般的美景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查资料得知: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
形成原因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好友连队之子雅和
曾去过张掖的祁连山
红四军当年浴血奋战
那山包景物色彩斑斓
诗画般丹霞赤红一遍
好友雨子雅评
如此神奇的地貌,没有理由不去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