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北泰山庙(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八百一十三)

标签:
山西省保古建旅游 |
盂北泰山庙(第五批省保)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礼制性建筑,都具有共同的形制。它不仅注重个体建筑,而且非常重视群体的组合,一般是以建筑的组群布局为一个建筑单位,按一定的轴线来组织序列空间,各个单体建筑按一条主轴线和若干次轴线排列,规整的分布,形成中国古建筑的群体性、等级性、封闭性规律。在布局上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式,采用中轴线对称的格局,严谨方正,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线布置献殿、前殿、后殿等一系列主要建筑,由北向南,层层宏阔,各抱地势,各领风采。轴线两侧依次对称排列着配殿、偏殿、垛殿和一些次要建筑,围合成几个院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空间,充分表现严肃的传统理性精神。
主祀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庙宇在元代多称为天齐庙,明代多称为泰山庙。盂北泰山庙亦名“西庙”,始建年代不祥,正殿为元代重建。西配殿为明初建筑,戏台是清代建筑。
戏台,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硬山顶,斗栱斗口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