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2014-10-11 07:38:55)
标签:

杂谈

浑源永安寺(第五批国保)  时代:元、明、清  地址:浑源县城东北鼓楼北巷

俗称大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回归故里邀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建,因高定官职是永安军节度使,归里后又号永安居士,故寺名为 永安寺。元延祐二年(1315)高定之孙高璞捐款在寺内建造了传法正宗殿,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坐北朝南,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现存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护法天王殿、传法正宗殿、两侧为东西垛殿、东西配殿。

护法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悬山顶,斗拱七踩三昂,每间平身科三朵,梁架为五架梁用两柱。南北明间、次间施隔扇门。北侧采用勾连搭的结构出卷棚歇山顶抱厦三间,可兼作戏台。殿后东、西两侧有钟鼓楼。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传法正宗殿为寺内主殿,位居寺院中部,稳固,庄严,简朴、疏朗。殿下台基凸起,殿前设月台。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上黄绿兰琉璃瓦覆盖,脊刹、鸱吻、脊兽制作精美,造型生动,是清代琉璃制品中的杰作。清代《浑源州志》载:永安寺用黄瓦不合制度,但殿上又设置皇帝万岁之牌位,文武官员在此朝贺,用黄也合适……。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檐下明间、次间设隔扇门,后壁开板门。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明间补间铺作两朵,次间、稍间,两山面均为一朵,布置合理,主次分明。殿内柱网布局减柱造,减去前槽金柱,在保持合理承重的同时,最大限度扩展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既适应宗教的需要,又节约木料。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顶中央置藻井,四周为天宫楼阁。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殿内四壁绘重彩工笔水陆画一堂,共170平方米。共绘各种人像882个,儒、释、道汇合一壁。庞杂的内容恰好给人们提供了认识宗教神衹的丰富资料,宗教的发展和宗教神衹的扩大相辅相成,而宗教艺术的发展又是与宗教神衹紧密相连。既有释门礼拜的佛、菩萨、天王和反映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场景,又有道教崇信的仙官星君和帝岳诸神,还有儒家礼教中的忠孝节义的典型人物的亡魂:三教仙佛鬼神聚集一堂,共奉佛门世尊,是集我国神衹之大成。这些彩绘,笔力遒劲圆融,色泽绚丽华美,杂沓纷呈的神人鬼怪,造型各异的衣着、面孔、表情、举动,无不刻画入微,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极为珍贵的绘画杰作.实为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廊,堪称稀世之宝。

北面的元代壁画,绚丽多姿,表现手法新奇,技艺高超,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通过一种盛大华美的形状来表现心中的宗教及人生理想。其飞动圆转又遒劲而极富表现力的线条令人暇思无限,叹为观止。内容为佛教密宗十大明王乘神兽、执法器、护持禅法,身躯高大,在2米以上,谲奇诡怪,威严震慑。明王是诸佛、菩萨用以降服妖魔的忿怒形像,并教化、调服不信从佛法的刚强众生,以大威力大忿怒相令其敬畏降伏,皈依佛法。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甘露军咤明王,为南方宝生佛变化身,军咤意译为,瓶在密宗里是甘露的象征,意为以慈悲为怀,遍洒甘露水,以洗涤众生的污秽心灵。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降三世明王,为东方阿閦佛变化身。由于他能降伏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贪嗔痴,故名降三世。《大日经疏》载:面有三目四牙,出现如夏水雨时云色,作大笑之形,作忿怒形,竖立森然。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马首明王,为观世音菩萨变化身。如转轮圣王之宝马以大威势力、精进力驰驱威伏四方,啖食无明重障。现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一面二臂,身红色,三目圆睁,獠牙外露,发须皆上竖,左手持宝杖,双足左屈右直。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步掷明王,为普贤菩萨变化身。能启发二乘之人,除去小乘的心,令其具足大乘甚深空慧。其形象张目立发,手执法器、下乘白象。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不动尊明王,为大日如来变化身。其誓愿为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大力明王,为西方阿弥陀佛变化身。全身青黑色,手持戟、弓、索、棒等法器,背负火焰,呈忿怒相。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无能胜明王,为地藏菩萨变化身。谓降伏众生而尽诸障也,能于生死中而得自在。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焰发德迦明王,为文殊菩萨变化身。手持金刚宝剑为众生斩断一切烦恼,坐骑为青骑。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大笑明王,为虚空藏菩萨变化身。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尽利益。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忿怒大轮明王,为弥勒菩萨变化身。即以消除一切业障、越法,以清淨圆满戒品为本誓之明王。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东西两壁和殿门两旁墙壁上为儒、释、道三界十方仙佛鬼神着装执笏朝拜佛教世尊的庞大场景。共有各类神衹126幅,每幅为一类或一系神衹的组合,每组有玉女执着长幡,幡上书写有神衹类别或系列,其上隅墨框内留题着装銮者的姓名,但无年款题记。各组神衹之间用云气、火焰和空间相连相隔,神衹组合数额不等,上、中、下三列层次分明,构图形式已形成格式化。此殿壁画中的各类形象的造型,俊秀端庄,女性多俏丽有情,男性多严谨持重,各像间左顾右盼,但略显拘谨。其面相、神色不乏雷同,肌体丰润,衣着沉厚,民间画师格调已居于画风主体,金、元壁画的韵味已显著减弱。

东壁为天、地、人三界。上层为天界四方天王和日、月、水、木、金、火、土诸星君像;中层为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及北斗诸星君像;下层为人间帝妃、文臣武将、黎民百姓、僧尼道姑以及贤儒烈女、孝子顺孙等人像。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大圣引路王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世间菩萨的变化身,是东壁壁画的引领。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往古帝王一切王子众壁画中手持八卦图者是青帝伏羲,他创造了古文字,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手托小孩者是捻土造人的女娲,传说是人类创造者;身穿红袍者是辨五谷、尝百草的炎帝神农氏;身穿黄袍者是文明的创造者黄帝轩辕氏;后排五位帝王及王子是帝王、王子的代表人物。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往古妃后宫嫔婇女众壁画中前二位贵妇人为舜帝的二妃,尧帝的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往古文武官僚众壁画中后排居中者是唐朝著名良相,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房玄龄,执鞭者是门神尉迟恭,居中转身向左者是西汉思想家、儒学家董仲舒,前排武将是三国著名人物关公,后者是周仓,右侧身穿红袍者是北齐兰陵王,是护国安邦的武将和干练治世的能臣,为后代所推崇。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往古为国亡躯一切将士众壁画前排居中是成吉思汗。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还有往古比丘众、往古比丘尼众、往古优婆塞众、往古优婆夷众、往古道士众、往古女冠众、往古儒流贤士众、往古孝子顺孙众、往古贤妇烈女众、往古九流百家众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西壁上层为五岳圣帝、四海龙王及五湖、风、雨、雷、电诸神像;中层为十殿阎君、阴曹地府诸官像;下层是十八层地狱及人间因天灾人祸而惨死的众鬼像。细观这些人物故事,徒然会生出人生苦短、善待人生之思,更为古人虔诚的宗教信仰而感慨。而处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与之相比,似乎少了些内在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浑源永安寺(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四百五十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