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中的那些人和事(二)孔子担任过的官职
(2012-12-31 22:37:07)
标签:
高中语文教学教育 |
分类: 课本外的美丽(高中语文) |
二、孔子担任过的官职
【委吏】
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赵岐 注:“委吏,主委积仓廪之吏也。”
孔子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乘田】
官名。春秋时鲁国设置,掌管畜牧的小吏。《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赵岐注:“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刍牧者也。”后用以指小吏。
孔子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中都宰】
“中都”为春秋战国时的一地名,今在山东省汶上县,孔子曾在此任“中都宰”一职。宰,古代官吏的通称。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中都宰,就是中都的地方官,掌管刑事。
另外,中都在古代还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城,至今在城内的“太子灵踪塔”内保留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每年吸引全世界数以百万的佛教信仰者前来朝拜。
【司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
【大司寇】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楚、陈等国称司败。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西周时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